导语
Introduction
残酷的中国汽车市场无疑给了每个人一个“下马威”。
作者崔力文
李思佳,李思佳
金鹏辉编辑
“造车真的很难。”
此刻,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李斌、何小鹏、李翔、张勇、朱江明,包括沈晖、丁磊和更多的创始人,已经相当合适了。
经历了相当震荡的2022年,随着疫情的消退,各种乱象的慢慢恢复,夜幕降临后的黎明逐渐涌现,我以为新到来的2023年,随着电气化转型浪潮的加剧,所有新势力造车都能迎来更加绚烂的绽放。
但现实却大不相同。
过半的时间表,残酷的中国汽车市场无疑给了每个人一个“下马威”。如何生存已经成为一个问题,原本期待的岁月静好瞬间不复存在。
其实收到这个盘点任务的时候,心情有点复杂。
一方面,作为见证人,我很清楚文章的主角,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今天有多难,所以我不想唱得太差。
另一方面,情况就在那里,就是有人掉进深渊,就是有人停滞不前,所以要在伤口上撒盐。
接下来,我想以更理性的态度,客观详细地告诉你三个部分:这些新力量在过去的180天里做了什么。
消失的它们
“活着,像动物一样活着!”
这一段的开头,直接抛出了这样一句略显突兀的话,来源于电影《芙蓉镇》。很久以前,它出现在沈晖的微博上。
至于意图,更像是一次次。“回击”。
毕竟当时的威马,工厂停了,拖欠工资,人心松懈,负面频发,外界认为它没有机会摇摇欲坠。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势力的汽车制造似乎没有迎来想象中的复苏,而是逐渐显示出继续崩溃的姿态。
几天前,一张纸“限制高消费令”突然撞到沈晖的头上,它成了大家口中的“老赖”。
即使威马迅速发表声明,表示已终止,公司在前者的领导下开展用户服务,依法有序偿还债务,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出海计划,预计近期恢复工作和生产,恢复正常运营。
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结合目前的情况,仍然越来越确定,“它没有机会。”现在的所作所为,只是纯粹无用的挣扎。
这个新势力造车,曾经和谐“蔚小理”同时出发,甚至短时间做到“相提并论”,最后落得这样的下场,是自然灾害,也是一场巨大的人祸。
同样,威马的悲剧在2023年上半年也不例外。
不相信吗?然后打开各大社交平台,输入搜索栏“爱驰”,看看然后跳出来的内容。其中一些,突然标记了关键词:工资不能按时支付,员工被迫在家工作,应用程序不能正常打开。
是的,没有意外,新势力的汽车制造也被判刑“死刑”。
当然,作为同病相怜的队友,天空已经陷入了深渊。根据发布的通知,鉴于公司资金和生产销售计划的影响,公司部分岗位自2023年4月1日起实行停产停工政策。
同样,恒大汽车还是没能给。“墙倒众人推”徐家印带来了卷土重来的希望。4月份,天津工厂决定暂停恒驰5的生产,因为资金不足。
同月,他承载着李一男造车的梦想,但由于某些原因,他不得不做车“夭折”自游者,官方APP正式关闭,何去何从已不得而知。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组数据。以2018年为例,粗略统计了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数量,达到了480多家。但到2023年,只有大约40家公司能够继续正常运营。
换句话说,短短五年,就有400多家被淘汰。消失的是中国汽车市场自我迭代过程中消失的东西“蚕茧”。
活着很重要
现在该怎么定义呢?“新势力造车”的概念?
事实上,我慢慢地失去了一个明确的答案。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立新能源汽车企业孵化出传统的独立品牌,出于各种原因,不得不向群体宣传自己。如何划分身份变得越来越模糊和困难,甚至逐渐毫无意义。
基于这样的背景,抛开它们不谈,这一段更想关注两个真实的人“原住民”。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可以被称为一对“难兄难弟”。
首先是零跑。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次新势力的生日,创始人朱江明都会给所有员工写一封内部信。就像2022年底的7岁一样,朱江明更肯定了过去365天的成就。
例如,排除在香港上市的一切困难,推出B级纯电动汽车C01拓宽产品矩阵,更重要的是终端水平的改进。毫无疑问,突破年限“10万辆”门槛之后,也标志着零跑正式跨越了所谓的门槛“生死线”。
但没有人预料到2023年的开局会如此艰难。最根本的原因是特斯拉牺牲了那次“伤敌一千,自伤八百”恐怖的关键。
即使不愿承认,也给零跑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幸运的是,3月份,它迅速重新梳理了整个系列的车型,并发布了一份文件,让整个行业都感觉到“震惊”并引入C11增程版进行价格“自救”。
渐渐地,销售端开始有所改善,6月份交货量达到13209辆,1-6月累计交货量达到44502辆。开局落后的差距,被强势追回。
然而,作为一个旁观者,更令人担忧的一点仍然集中在:这几乎不赚钱,甚至不赔钱“透支型”打法,真的能继续下去吗?
迫在眉睫的是,零跑需要在短期寿命和长期主义之间做出很好的平衡。否则,当浮华褪去时,我们仍然面临着血腥的现实。
同样,类似的问题也抛给了哪吒。
虽然张勇一开始就在朋友圈提前预警:“2023年应该不会太好,会面临很多挑战和困难,缺芯贵电,缺乏消费信心,竞争日益激烈。但我们依然心存美好,脚踏实地,以更丰富的产品线、更人性化的服务、更快捷方便的交付,实现25万辆的交付目标!”
但就阶段性反馈而言,确实预测了一些风险,但还远远不够。
产品方面,无论哪吒S、哪吒U、哪吒V位于各自的细分市场,都遭受了猛烈的攻击,越来越难突出围攻。相比之下,哪吒GT作为一款注定要利基的纯电动跑车,对销售的贡献毕竟是有限的。
相比之下,虽然1-6月新势力汽车的累计交付量达到62417辆,但整个系列车型的平均价格较低,品牌疲软的痛点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换句话说,想要突破的瓶颈最终变成了一个越来越沉重的枷锁。
此时此刻,不禁感叹:“相信零跑,哪吒都懂上述道理。”
但面对残酷的中国汽车市场,两者仍在解决如何生存,所以很多时候必须被迫这样做。
说赢为时尚早
既然今天的文章是关于新势力造车的盘点,那么最重的篇幅必然会落在占据绝对声量和关注度的地方。“蔚小理”身上。
第一部分,想谈的是理想。
不可否认,2023年上半年,这种新势力造车的终端性能确实非常出色,结合L7、L8、L9三款产品的价格甚至可以使用“炸裂”描述。从1月到6月,共交付了139、117辆新车,与其他同赛道的竞争队友形成了巨大差距。
至于脱颖而出的原因,无疑摆在台面上。
足够敏锐的战略愿景,足够准确的产品定义,足够高效的终端实施,包括足够接近人们的品牌文化,足够的狼公司基调,足够合理的组织结构,确实占了很大的比例。
自2023年以来,一直在努力推广和坚持“增程”技术路线,终于踩上了“插混”盛开的风口。换句话说,在时间、地点、人和多维度的祝福下,理想终于取得了现在的成就。
但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公司创始人的李翔,在微博上展示的各种言论,以及四面树敌的做法,真的觉得很不合适,尽显格局之小。
的确,在试图爬上顶峰的过程中,大喊大叫没有错,但凡事都要注意适可而止。否则,搬起石头很可能会砸到你的脚。
这不是,对于理想来说,随着几个负面事件的出现,以及微博上的文章“声讨”快速发酵,反噬比预期的要快得多。
最近一周,李翔的输出频率终于收敛了,还是那句话:“说赢为时尚早。”2023年上半年,理想很强,但还没有强到一辈子。
顺势而为,重点关注蔚来和小鹏,他们在1-6月的交付表现不如预期,因为他们不能拿出足够强大的终端成绩单。“哑巴吃黄连,苦说不出来”,眼睁睁看着理想出尽风头。
现象背后,暴露出两者长期积累的许多东西“顽疾”。幸运的是,修复的节奏足够令人欣慰。
例如,随着威来先后推出新的ES6和与汽车版价格相同的ET5旅游版,以及剥离免费换电权益后,NT2全系列车型的价格降低了3万元,这显然刺激了订单。
另一方面,小鹏也凭借G6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比赛“翻身仗”。
结合目前的已知信息,这款新车的性能可以说超出了预期。随后,只要产能水平没有太大偏差,每月交付超过1万辆“爆款”。
不久前,何小鹏的微博,也可以看作是另一个维度的论据,“G6上市后,订单非常受欢迎,并向您汇报了最关心的供应链和交付情况。本周,我们召开了供应商会议,感谢他们与我们一起努力,坚决保护供应,加快交付效率。我们的生产线也在加班,全速运行。尽快交付你的车,请放心。”
昨天,一张他亲自去G6生产线的照片在网上流传“拧螺丝”的照片。
无论是蔚来还是小鹏,都没有质疑者那么难以忍受,而是一步一步地恢复竞争力。在2023年上半年,他们确实失去了一些东西,但他们仍然珍贵地学会了改变自己的错误。
正因为如此,可以预见,“蔚小理”之间的激战会变得更加激烈,没有人会轻易认输。
当然,中国汽车市场也将继续下去“拷打”所有新势力造车,卷到半途只是一个开始。
故事变得越来越有趣和残酷……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公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1310101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