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当我们谈论新能源汽车时,我们讨论的最多的问题是耐久性、充电和自燃。诚然,这些作为新能源汽车最外观的问题一直受到许多消费者的关注。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纯有轨电车最重要的是电池寿命吗?根据百度的调查,全国平均驾驶通勤距离为8.11公里。即使加上接孩子和买蔬菜,每天可以开40公里,主流新能源车型也可以每周充电一次。
那是自燃吗?这是一个让消费者心有余悸的问题。客观地说,新能源汽车自燃主要是由于电池碰撞和高温,前者电池碰撞,电池组由于外力刺穿、碰撞或变形,可能导致内部电池短路,瞬间产生超过1000℃的高温,后者是由于目前使用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其内部电解质是可燃的。在高温下,电解质会迅速燃烧,导致电池组着火。
固体电池用固体电解质代替传统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和隔膜,大大提高了安全性、低温可靠性和能量密度,基本消除了工作底层逻辑中自燃的可能性。目前的问题是,大规模商业化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技术路径没有问题。
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发展,行业关注的焦点正在转向数据安全领域。此前,虽然数据安全问题经常被提及,但由于相对隐藏,往往被放置在次要位置。然而,随着智能水平的不断提高,数据安全已经上升到与电池安全同等重要的水平。
老玩家和新势力一视同仁
2022年12月20日,网络平台上有犯罪分子宣称,“最近,我们破解了蔚来的大量数据,并给了蔚来两个机会。然而,蔚来宁愿花费数千万邀请歌手,也不愿买断这些数据来保护所有车主和用户,因此它决定支付曝光费用。”
数据信息包括威来员工数据、订单数据、用户和企业代表联系人数据,以及车主身份证、用户地址,甚至车主亲密关系、车主贷款数据等极其私密的信息。这些信息以明确的价格出售。
比如威来内部员工数据22800条,包括从总裁到一线员工的0.15比特币;车主身份证数据3.9万,0.25比特币;65万用户地址信息,0.15比特币;车主贷款数据1.7万,0.1比特币。
2022年10月,丰田汽车表示,使用其T-conect服务的约29.6万用户信息可能被泄露,包括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等客户信息。自2017年7月以来,受影响的客户是使用电子邮件地址注册服务网站的个人用户。
2022年5月,通用汽车表示,在2022年4月11日至29日期间,一些在线客户账户可疑登录,导致客户的奖励积分在未经用户授权的情况下兑换成礼品卡。据了解,黑客通过在线移动应用程序获取了一些客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电子邮件地址、电子邮件地址等。
沃尔沃表示,2021年12月,运营的研发数据被黑客入侵,有限数量的研发财产被盗,“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经营”。
如果上述事件是网络黑客的违法行为,凯迪拉克“浴皇大帝”事件是在2017年,法律公司利用大数据调查用户的下落轨迹。当时,公众舆论认为这是一个障碍。事实上,这是对用户数据的公开践踏。
新能源汽车与以往汽车产品最大的区别是智能。最可怕的是完成全天候、全场景和无死角的数据收集和反馈。
因此,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话“安全”,主要是指与产品质量相关的驾驶安全,对于“智能化”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用户数据安全也是汽车公司必须关注的根本问题。
“定义汽车的软件”的代价
数据显示,智能网络汽车每天产生大约10TB的数据,是传统汽车的5-10倍。保守估计,1000辆自动驾驶汽车将在一年内产生近11EB(万亿兆)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包括地理位置、驾驶轨迹等基本信息,还包括私人空间中的声音、图片,甚至许多个体生物特征数据。
销售数据仍然是一件小事,甚至会影响车主的个人人身、财产和生命安全。
根据中国工程院的数据,仅2022年上半年,针对车联网平台的恶意网络行为就超过100万次。这些攻击的入口包括无钥匙进入、车内网络、USB卡槽、OBD和传感器,以及wifi、中程攻击,如4G/5G网络,还包括对汽车公司和运营商的云远程攻击。
知名互联网公司研究表明,在国内25家汽车公司销售的53款智能网络汽车中,360家公司发现了1600多个漏洞,其中云漏洞1000多个,可导致攻击者远程控制品牌的所有智能网络汽车。
“智能网络汽车数据安全问题突出的原因是智能网络汽车发展迅速,汽车收集环境数据和汽车信息数据显著增加。”乘联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与智能手机不同,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安全涉及的问题更多、更敏感。
也许,这就是“定义汽车的软件”必须付出的代价。
通常,车主往往会后知后觉地泄露汽车数据。同时,如果发生汽车数据泄露或盗窃,准确确定责任是非常困难的。对于用户来说,他们应该对汽车公司负责,因为他们只直接联系汽车公司,而对于汽车公司来说,他们是受害者,面对黑客也有痛苦。
事实上,汽车数据安全不仅涉及个人隐私,还涉及国家安全。各方应高度重视,加快汽车数据安全建设的完善。2021年,国家网络信息办公室等部门联合发布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定义了汽车数据的范围。汽车数据包括汽车设计、生产、销售、使用、运行和维护过程中涉及的个人信息数据和其他重要数据。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建议新能源汽车企业认真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确保数据安全。
2022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明确规定,到2023年底,将初步建立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制定50多个急需标准。到2025年,将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
但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数据安全法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具体执行仍需进一步细化。
百姓评车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数据安全保护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天的工作,从标准到实施,需要不断探索,因此需要在技术发展和相关机构加强管理之间取得平衡——既不能成为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枷锁,也不能使发展混乱。
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和信心来保护数据安全。
原创文章,作者:百姓评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051899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