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
5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摆设加速扶植充电根本设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
农村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厂商们争夺的下一个阵地。
开源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首席分析师殷晟路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暗示,今朝,一线城市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跨越50%,而部分三四线城市渗透率不足10%,新能源汽车下乡激起的市场空间无疑是庞大的。
比亚迪、广汽埃安等新能源车企的碳陶制动盘定点供给商金博股份总司理王冰泉接管《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国常会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是从消费端到生产端都在发力推动产业发展,实际上形成一种循环,进一步发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风,是很是好的方式。
上海正华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司理李勍昊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新能源汽车下乡不可是对国家低碳环保战略方针的进一步实施,做好充电桩根本配套产业也利好了乡村振兴、乡村游。”
如何破解新能源汽车下乡瓶颈
此次国常会审议通过了加速推进充电根本设施扶植、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
会议夸大,要聚焦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突出瓶颈,适度超前扶植充电根本设施,创新充电根本设施扶植、运营、维护模式,确保“有人建、有人管、能延续”。
在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的诸多瓶颈中,最突出的无疑是充电根本设施扶植滞后。
殷晟路分析,由于农村配套和服务不完善,投资不足,公共充电设施在农村覆盖率偏低。
由于充电基建不完善的问题也正引发新能源车主的“续航焦虑”。殷晟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制约充电根本设施扶植的瓶颈主要是部分地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少,新建充电桩的回收周期较长。国常会提出“适度超前扶植充电根本设施”,可以促进新能源车渗透率较低的地方快速推广新能源汽车。他以为,政策端发力可从售电补助、安装补助等方面入手。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宏观策略中心总监黄红卫以为,有限的配网容量、用电平安隐患和小区物业支持力度不够是私人充电桩扶植的主要瓶颈;缺乏同一的充电设施信息治理服务平台,各运营商之间也未实现互联互通,致使设施使用率不高,充电服务企业利润未能最大化,成为制约公共充电桩发展的瓶颈。
“一方面,乡村地域充电设施条件普遍亏弱,很多根本设施仅支持慢充,影响了使用的便捷性。建议进一步完善乡村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充电桩等根本设施扶植。另一方面农村消费能力相对照力亏弱,而今朝低价新能源车型选择相对较少。建议激励介入活动企业研发更多质量可靠、先进适用车型,加大活动优惠力度。” 黄红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殷晟路也指出了同样问题。“下乡产物性价比不高,没有真正提供实惠。今朝,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最廉价的宏光mini落地价约4万多,相比于老年月步车贵2万左右,最低配的新能源汽车竞争力明显不足。”他以为,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中没有针对农民、低收入群体相关的购车补助、优惠政策,这致使群众采办意愿不强。“政策补助力度小,未能有效拉动消费。”
不外,做新能源汽车服务平台的李勍昊看法例有所分歧。在他看来,比亚迪、吉利、五菱宏光对乡村市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新能源车下乡的后续配套服务网络怎么跟上,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这是个持久的事情,很多环节都要跟上。”
“固然,农村无新能源汽车服务网点,电动汽车维修调养便当性较差,也是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瓶颈之一。”殷晟路说。
“蛋糕”究竟有多大
汽车下乡政策最早始于2009年。到2020年7月,工信部等三部分结合展开了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下乡的主角酿成了新能源汽车。
作为活动介入者之一,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在接管媒体采访时暗示,2020年-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在10省(市)展开18站启动活动,累计发布6批近200款下乡车型,带动新能源下乡车型累计销售410多万辆。
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下乡车型共完成销售265.98万辆,同比2021年同期的141.93万辆,增长87%,全年共有28家汽车企业、64款车型积极响应加入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那末,下沉市场的空间有多大?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中国农村地域电动汽车出行研究》显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农村地域汽车千人保有量快要160辆,总保有量超7000万辆。
黄红卫则以上一轮汽车下乡撬动的消费市场作为参照分析:从历史经验来看,据中汽协统计,2009年即汽车下乡政策实施的第一年,1-1.6升排量的乘用车全年销量为591万辆,同比增长约70%。因此大宗产业消费品下乡能够有效激起消费需求,拉动消费带动生产。
针对新能源汽车下乡,黄红卫对车企给出的建议是,“农村消费能力相对照力亏弱,而今朝低价新能源车型选择相对较少,介入活动企业可以研发更多质量可靠、先进适用车型,加大活动优惠力度。”
政策利好的不可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也将受益于此。特别是这次国常会上突出夸大的充电基建行业。
“国常会提出的适度超前扶植充电根本设施,将会推动充电桩需求快速增长,车桩比延续走低,上游零部件厂商、中游充电桩厂商、下游充电运营厂商均会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预计2025年中国充电桩市场有望到达700亿元。” 黄红卫以为。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今朝,充电桩相关企业近34.5万余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10万余家,新增注册企业增速47.2%。
广汽能源科技公司在今年上海车展时代公布,计划到2025年,面向全国结构跨越2000座超充站(终端超20000个)和500座换电站。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暗示,广汽将积极响应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推进乡镇充电根本设施扶植,优先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华东、华中地域乡镇,陪伴新能源汽车增长逐步完善全国充电网络扶植。
不外,王冰泉预计,农村充电桩扶植不会像城市里面那末密集。“扶植充电根本设施,可能会由地方政府投一部分,再激励社会资本和小我去投一部分。未来,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还会进一步提升,估量很快会提升到5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今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暗示,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可达850万-900万台。随着新发展格式加速形成,整个产业和消费结构将会脸孔一新,形成强劲发展动能。
责编 | 杨琳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小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原创文章,作者:中国经济周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5/072080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