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泰国能成为东盟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为什么泰国能成为东盟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图片来源:鲸鱼维度

泰国正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首选。

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出口占21.83%。

随着出口热潮的到来,泰国也引起了中国汽车公司的关注。长城汽车和上汽集团是泰国布局的先驱。前者于2021年在泰国生产汽车,后者早在2013年左右就投资于泰国布局。与此同时,去年,比亚迪正式宣布在泰国生产新能源汽车。

泰国吸引国内汽车公司争相布局的魅力是什么?

01

汽车工业重镇

在汽车公司的集群布局背后,泰国是国际汽车工业“重镇”的底气。

泰国是东盟国家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和第二大汽车销售市场。它是亚洲仅次于日本和韩国的第三大汽车出口国,每年出口汽车产量的一半。据泰国工业联合会统计,2022年泰国汽车产量为188万辆,其中泰国汽车产量为84万辆,汽车产量为100万辆。

为什么泰国能成为东盟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泰国的汽车故事必须从1961年开始。当时,泰国政府颁布了《工业投资鼓励法》,鼓励外国企业通过税收优惠、投资津贴等政策措施投资汽车工业,用国内汽车取代进口汽车,然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当地汽车工业发展的政策。这一时期持续到1980年,泰国汽车工业仍处于进口替代时期。

泰国在此期间采用了它“三角联盟”这种模式是由国家机构引入跨国公司,然后这些跨国公司与国内资本合作,形成三者相互合作的模式。然而,由于保护国内企业,跨国公司在泰国设立的子公司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49%。

同时,泰国投资局(BOI)给外资很多优惠,比如减免CKD(Complete Knocked Down,进口全散装)进口关税50%5年,合营企业营业税减免5年,允许外资自由汇出,最近允许技术自由进出。

这些政策非常有效。短短10年,9家知名跨国汽车公司进入泰国,其中日本投资在泰国设立工厂,主要在曼谷及其旁边的北揽,这里逐渐产生了群居效应。

事实证明,泰国的政策是正确的。跨国公司的到来不仅给泰国带来了资金,还带来了技术、设备、管理等一系列东西。然而,自1970年以来,泰国逐步提高了进口关税税率,并实施了对模型和发动机尺寸的限制。欧洲和美国等跨国公司对这些政策非常不满,并逐渐退出泰国市场,因为他们失去了政策优势。

然而,日本汽车公司只是支持这些限制性政策,并根据该政策改进车型和发动机尺寸。日本汽车公司逐渐主导了泰国的汽车工业,这也为未来几十年对泰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奠定了基础。然而,在这个阶段,泰国政府实施的保护措施并没有使国内制造商快速发展,而汽车价格的高位限制了汽车需求的增长。

自1980年以来,泰国逐渐转向自由化产业政策,建立了以出口为导向的汽车产业发展模式。东盟也于1983年实施“东盟工业零部件流通优惠措施(AIJVS)”。

1985年,日本面临着制造工厂转移的问题,选择泰国作为东盟(ASEAN)泰国作为东盟汽车生产枢纽,是区域内贸易的跳板。韩国汽车公司和美国Ford、GM等也在泰国增加了对新工厂的投资。泰国的汽车生产技术水平已经全面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泰国建立了装配厂和零部件厂。由于跨国企业投资的扩大,泰国逐渐成为汽车生产大国,汽车不仅用于国内销售,还大量出口到周边国家。

然而,1997年,泰国遭遇亚洲金融危机。为了拯救濒临破产的制造商,政府放宽了对泰国投资的各种限制,允许外国投资100%持有泰国子公司,并鼓励外国投资收购泰国濒临破产的企业。因此,泰国的汽车工业逐渐受到跨国公司的控制。

泰国从2000年开始加入世贸组织,并试图摆脱对日本的依赖。另一方面,欧美等跨国企业也利用东协自由贸易区”比价”在该地区采购低价零部件等产品,低价为欧美企业在竞争对手中赢得优势,逐渐获得泰国市场的一部分。日本汽车公司在泰国的份额从92%下降到82%。就在这一年,泰国有了它“东方底特律”的称号。跨国公司将生产线转移到泰国,这使得泰国形成了完善的汽车供应链。

数据显示,泰国汽车产业链上游有18家汽车制造商,约700家一级零部件供应商,60%以上由外资主导。在世界100家零部件供应商中,超过一半在泰国设立了分支机构或工厂,主要生产高端零部件、安全节能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燃油喷射系统、发动机系统和变速器系统。此外,还有17多家主要由泰国本土企业生产的小型二、三级零部件供应商00家。

不仅是生产基地,跨国公司还在泰国设立了研发中心。2003年6月,日本Toyota在泰国投资50亿泰铢建立研发中心,开发和生产皮卡(Pick-up)。同年7月,GM在泰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1吨皮卡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

02

加速电动化

长期以来,虽然泰国有多年的汽车工业历史,但它没有自己的汽车品牌,泰国也不想开发自己的品牌。泰国的汽车市场仍然主要由日本控制。虽然泰国的汽车零部件生产有一定的技术水平,但更精确的零部件仍然依赖于进口。

随着泰国国内燃料汽车市场的逐渐饱和,出口增长也有限。泰国还提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的背景下,转型电动汽车产业。目前,泰国是东南亚电动汽车最活跃的国家,计划成为东南亚电动汽车制造中心。根据泰国政府的目标,到2030年,泰国电动汽车年产量将达到75万辆,占泰国汽车总产量的30%。

在电动汽车时代,能否立足泰国市场,将成为汽车公司能否立足东南亚的关键。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泰国开始努力将燃料汽车生产转变为电动汽车生产,以保持泰国在汽车生产领域的国际地位。

2016年,泰国提出“泰国4.0”该战略将新一代汽车制造业列为主要目标产业。2020年,泰国成立了国家电动汽车政策委员会(EV) Board),进一步提高了电动汽车发展的战略地位。

EV Board提出,到2035年,将重点关注零排放汽车、下一代汽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打造完整的电动汽车产业链,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

为什么泰国能成为东盟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泰国所有零排放汽车销售目标

为了实现“东南亚电动汽车制造中心和出口基地”泰国制定了发展目标“30·30”政策,即到2030年,泰国国内EV电动汽车替代率必须在30%以上,新能源汽车产能也必须在30%以上;泰国电动汽车市场呈指数级增长。

泰国仅去年就出台了许多激励计划,以实现这一目标。

一是财政补贴计划。去年8月,泰国批准了29亿泰铢的补贴计划,为每辆电动汽车提供7万泰铢至15万泰铢的补贴。

二是税收减免计划。在消费税方面,2022年6月至2025年,电动乘用车消费税从8%降至2%,电动皮卡消费税从8%降至0%,2026年至2035年降至2%;2022年10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注册的电动汽车道路税减免80%;从2022年到2023年,2025年前免征电动汽车电池、牵引电机、压缩机、电池管理系统、驱动控制单元、减速器等重要部件的最高进口税不超过40%。

汽车制造商享受优惠政策的前提是,必须在泰国设立纯电动汽车工厂,并在2025年底前在泰国生产与其进口量相同的纯电动汽车。这一前提不仅保证了泰国电动汽车的销售,而且促进了泰国电动汽车生产链的发展。

此外,今年2月,泰国决定投资240亿泰铢,财政支持电池级电池的生产。8GWh以下的电池厂将获得400-600泰铢/kWh的补贴,8GWh以上的电池厂将获得600-800泰铢/kWh的补贴。

与此同时,泰国还计划实施碳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汽车工业向电气化的转型。

在许多优惠政策下,泰国已成为汽车公司布局电动汽车的重要选择。富士康与泰国公共石油公司合资企业Horizon Plus将建设年产能5万辆的电动汽车厂,计划到2030年将年产量提高到1.5万辆;Horizon Plus计划为所有计划在泰国生产电动汽车的OEM提供合同设计和制造服务;EV Primus Co.,Ltd.投资建厂,计划明年生产电动汽车;比亚迪在泰国建厂,预计2024年开始运营,年产15万辆电动乘用车;特斯拉也开始在泰国交付。

尽管泰国有许多优惠政策,但电动汽车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燃料汽车时代,日本汽车占据了泰国约90%的消费市场。由于日本汽车是第一家进入泰国布局生产线的汽车公司,并牢牢掌握了汽车产业链、经销商渠道、上下游零部件供应商等生产供应链,许多品牌难以挑战日本汽车的地位。然而,日本汽车的电气化转型非常缓慢,依赖于混合动力车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泰国向电气化转型的速度。

目前,泰国的配套设施跟不上泰国电动汽车发展的规划。据泰国电动汽车协会称,截至去年底部,泰国有13个充电桩品牌,全国有1239个充电站和3739个充电桩。根据目前的趋势,电动汽车的销量比充电桩快。随着电动汽车销量的不断增长,很可能无法满足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此外,电动汽车核心电池厂着陆速度较慢。目前,与泰国许多布局生产线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相比,动力电池企业仍相对缺乏。

泰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几乎是“一张白纸”,打破日本汽车垄断的机会。

03

汽车企业融入当地产业链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不断重组,竞争加剧,出海已成为汽车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选择。

在泰国,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长城汽车首席执行官李瑞峰去年年底表示,中国汽车品牌已占泰国当地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90%。

参与泰国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建设,已成为中国汽车企业融入泰国市场发展的重要一步。

2013年,上汽集团与泰国正大集团成立合资企业——上汽正大有限公司在泰国生产和销售明爵品牌汽车。2019年,明爵汽车在泰国推出了电动汽车。数据显示,上汽MG在泰国建造了150多个充电桩,覆盖了泰国60多个城市和地区。

为什么泰国能成为东盟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泰国工厂上汽MG

2020年11月,长城汽车接管通用汽车泰国罗勇府工厂,然后对汽车制造厂和动力总成厂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可满足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各种动力生产需求,包括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并于2021年投产。

此外,长城汽车还与泰国国家电力局等部门合作,建设充电站,扩大快速充电设施,建设国家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2022年,比亚迪与WHA伟华集团大众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在泰国建厂。比亚迪泰国工厂预计将于2024年运营,年产能约15万辆。生产的汽车将投放泰国本土市场,辐射周边东盟国家和其他地区。

同年,哪吒汽车宣布与泰国最大的石化制造商和贸易商PTT公司签署全面的战略合作协议“生产安装充电桩”“公共充电服务”“未来有意生产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泰国新能源市场的发展等方面。最近,哪吒汽车泰国工厂奠基。泰国哪吒汽车厂位于泰国曼谷堪那耀区,是哪吒汽车第一家海外工厂,年产能2万辆,预计2024年1月底投产。

从中国汽车公司在泰国的布局来看,中国公司打算深入参与泰国产业链的建设,帮助泰国转型电气化技术,改善基础设施,抓住泰国蓝海市场的机遇。

当地业内人士也对鲸鱼维度进行了分析。未来,中国汽车公司也将以泰国为起点,辐射整个东南亚电动汽车行业。

作者 | Fanie

来源 | 鲸维度(ID:WhaleDimension)

END

原创文章,作者:鲸维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3/23206237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