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开盘,当蔚来港股仍跌破2%时,小鹏汽车反而涨了3%以上。
吃瓜的人可能不明白为什么小鹏公布了第四季度和全年全面下跌的财务报告,但资本市场充满信心。上周五财务报告公布当天,小鹏汽车美股股价甚至上涨了11%以上。
从全年来看,小鹏的情况看起来很正常。
2022年小鹏汽车总收入达到268.6亿元,同比增长28.0%。 248.4亿元,同比增长23.9%,总交付量 120757 同比增长23%的车辆。
这似乎是正增长,但与2021年12.5%的毛利率相比,11.5%的毛利率有所下降,91.4亿元的净亏损同比增长87.9%。
如果只看四季度,问题的严重性就会凸显出来。
2022年Q4小鹏汽车总收入 51.4 亿元,同比下降 环比下降39.9% 24.7%的汽车销售收入 46.6 亿元同比下降43.1%,环比下降43.1% 25.3%。
毛利率只有8.7%,但净亏损高达23.6 1亿元,同比扩大83%,是全年季度亏损最大的;总交付量为 22,204 车辆,同比下降 46.8%,G9新车型3个月6189 车辆的性能更加尴尬,甚至L9的月销量水平也无法与之相比。
然而,有趣的是,虽然财务报告数据非常悲观,但何小鹏本人在财务报告会议上也出奇地乐观,甚至心情也很好。
为什么会这样?
有句话说得好,“因为当你处于人生的低谷时,往任何方向走都是上坡路。”而过去的四季度,正是小鹏近年来的最低谷。
在终端销量方面,虽然同比增长23%,但与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93.4%的市场相比,小鹏失去了市场。不仅零跑、哪吒、深蓝、问界多个月,个别月销量一度下降到5000多辆。
特别是被寄予厚望的新款中大型SUV G9不仅SKU翻车严重,订单销量也严重低于预期。
资本市场的悲观情绪更加严峻。小鹏港股股价从6月份138港元的巅峰持续下跌了半年,11月底一度跌至27港元的新谷底,堪称“脚踝斩”。
幸运的是,正是因为小鹏G9前所未有的翻车和终端销量的持续落后,终于刺痛了何小鹏,暴露了用户思维薄弱、组织结构混乱、产品规划研发与市场销售匹配不成熟等深层次病变。
也正是因为病变的暴露,小鹏汽车才下定决心刮骨疗毒。
因此,2022年第四季度不仅是小鹏汽车的谷底,也是小鹏前所未有的重大调整的开始。
与2021年财报会议不同,重笔墨在于 2022年XPILOT和NGP的风格在财务报告会议财务报告会议上,何小鹏对管理改革、车型销售、自动驾驶趋势、规模、降低BOM成本等关键领域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规划。
这就是财务报告数据悲观、资本市场和何小鹏本人更乐观的关键原因。
在组织结构方面,自今年2月以来,小鹏的所有设计、研发、生产、供应链、组织管理和流程系统团队都直接向何小鹏报告;同时,小鹏还将NPS用户的净推荐值作为公司各业务部门的核心目标之一,每月收集反馈。
在品牌营销方面,公司完成了品牌与营销团队的初步整合,并重新确定了整体战略,预计营销成本将大幅下降。
在产品方面,小鹏明确透露,除了G6将在第二季度末正式发布和交付外,该公司还将在下半年推出新的纯电动七座MPV。
这一次,小鹏最引以为傲的XNGP并没有过多强调技术的OTA,而是强调了BOM成本(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大幅下降。
何小鹏还表示,企业是否具有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小鹏汽车将通过平台模块化和技术创新两个方向推进成本降低战略。明年,包括动力系统在内的汽车硬件成本将下降约25%。
谈到小鹏的刮骨疗毒,不得不提到营销老将王凤英的加入。
在王凤英加入小鹏之前,他在一份报告中无情地批评小鹏在规划和营销方面做得不好。因此,王凤英加入公司后,同时掌握了规划和营销。在王凤英的控制下,小鹏完成了销售网络扁平化管理的组织调整,正在加强网络布局,提高一线销售人员的培训和战斗力。
何小鹏还强调,王凤英给他最大的压力,就是一周工作七天,卷得他也要跟着干七天。
虽然表面上是压力,但我可以看到何小鹏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很开心。毕竟,小鹏最严重的渠道问题是王凤英最擅长的领域。现在这位53岁的老兵愿意努力纠正小鹏最关键的痛点,这意味着小鹏在不久的将来可以看到改革的有效性。
不得不说,曾经只关心技术性能和功能的小鹏汽车,真的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正如前面提到的,过去的小鹏三句话都离不开NGP、XPILOT、OTA,给人的感觉往往是画一些虚幻的智能蛋糕。但归根结底,智能并不代表所有的汽车消费。不管蛋糕有多大,车主都会吃饱;成本、效率、用户体验、产品实力、产能和供应链……是终端市场和资本市场关注的指标。
因此,当小鹏现在开始考虑降低成本,掌握营销时,虽然不确定会反击,但至少足以表明曾经漂浮在天空中的小鹏,这次真的想着陆,拥抱消费者的真实需求,2023年改变落后的局面将更有信心。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大事记,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3/212161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