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老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得自己扯拖线板,不方便还不服安。”“没有充电棚,电动自行车为了充电乱停放,影响出行。” 在今年“开门写报告 我来献一策”建言征集活动中,针对电动自行车充电难等问题,有市民提出在社区增设充电车棚、充电桩等建议。

每当看到电动自行车提示“电量不足”的时候,李密斯就会感应很头疼,“车子充电太麻烦了!”据李密斯先容,她家住在泰山区岱庙街道洼子街社区。由于小区楼型设计,蕴藏室很小,室内充电也不服安,电动自行车只能放到楼下,从室内往外接拖线板进行充电。“这样一来,不但道路显得拥堵,碰到下雨天只能用雨衣盖着电动自行车充电,平安隐患很大。”李密斯说。

记者随后前往洼子街社区进行实地走访,发现很多电动自行车混乱停在楼道口,一些拖线板由蕴藏室窗口探出,搭配着电动车充电器等设备,被随意悬挂在一起。扑朔迷离的线路缠绕在一起,无论晴天还是雨天,确实存在较大的平安隐患。对此,李密斯希望像她们这样的老旧小区,能多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一方面让大师充电有去处,使用更平安、稳定的充电系统,另一方面让电动自行车能够整洁停放,避免道路拥挤杂乱。

家住东关村永福小区的张先生同样也有电动自行车充电的挂念。他暗示社区虽然为电动自行车配备了专门的充电插头,但也是袒露在外面,没有遮雨棚,电动自行车下雨天充电同样需要加盖雨衣,天天充电拔电都提心吊胆的。记者在走访老县衙商业区的时候发现,这里同样安装了露天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周边商户暗示,安装电动车充电桩后电动自行车车充电很方便,假如加盖车棚,能够让车子充电时不淋雨,那样就会更好了。

市民林先生计划今年入手新能源电动汽车,但就电动汽车充电问题提出挂念。他暗示,大大都电动汽车充电都需要去公共场所的充电桩进行充电,小区内安装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很少,电动汽车充电存在未便。他建议可以采纳相关优惠政策,推动充电桩安装进社区,在社区内多增加充电桩,一方面可以解决居民充电未便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新能源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实现一举两得。
记者领会到,近年来,为增强电动自行车消防平安治理,同时方便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泰城很多小区如宝盛小区、金凤佳苑等都修建了充电车棚,可通过扫码、办卡等方式,向第三方运营商付费进行充电。部分小区还支持在车棚里设立零丁电表,居民可自行付费进行充电。
【泰安日报社·最泰平安媒体记者 秦浩】
原创文章,作者:中华泰山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1/241617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