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钢铁联合会11月15日发布的数据,电池级碳酸锂单价最高涨至59.5万元/吨。两个月前,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刚刚达到50万元/吨的高位。在价格持续上涨的背后,新能源汽车市场形势正在蓬勃发展,动力电池仍供不应求。
上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6.2万辆和71.4万辆,同比增长87.6%和81.7%。今年前10月,累计产销分别完成548.5万辆和528.0万辆,同比增长1.1倍。
但从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了解到,10月份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为30.5 GWh,同比增长98.1%,环比下降3.5%。动力电池盘越来越大,但增速放缓。
高工锂电池董事长张晓飞在最近举行的高工锂电池年会上指出,今年国内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速将从去年的183%降至117%,2023年至2025年可能会进一步降低。经过不断扩大的产能,动力电池厂商需要另辟蹊径,出海逐渐成为行业趋势。
要么在海外建厂,就近捆绑客户;要么远程喂食产品技术,但必然会遇到货运堵塞。
在国内制造商中,宁德时代和蜂巢能源公司已宣布将在欧洲建设第二家电池厂。以宁德时代为例,其欧洲第一家工厂于2019年开工破土。据报道,它在今年年内投产,扩张计划已经形成。今年上半年,亿威锂能源和国轩高科技公司也宣布了新工厂在欧洲的决定。去年,由比亚迪控股的弗迪电池也提前开始了欧洲工厂的准备工作。
此外,11月14日,新旺达继国轩高科技后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这不仅意味着未来融资将增加海外渠道,也意味着品牌海战已经开始。
事实上,除了欧洲大陆,北美也成为越来越多电池制造商的目的地。
例如,上个月,远景电力宣布将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建设第二家电池厂,为宝马提供产品,规划30个产能GWh。宁德时代和国轩高科技此前也透露了在密歇根州生产电池部件的计划,其中国轩高科技计划投资36亿美元。
韩国电池制造商更倾向于与汽车公司合资商更倾向于与汽车公司合资建厂。
据BusinessKorea报道,三星SDI我们正在推进与通用汽车和沃尔沃合资在美国建设电池厂的计划。据报道,这两家新工厂的投资规模非常接近,约为40亿美元。计划年产能为50 GWh它可以为67万辆里程500公里的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在投资比例方面,两家工厂均为50:50的股权。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只会增加,头部电池制造商有自己的惊喜,想要承担更多的份额。至少现在,这里并不缺乏投资热情。
原创文章,作者:盖世汽车 徐珊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1/152014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