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徐 编辑/严凯 严格的来源/储能研究所
近日,苏州精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控能源”)D轮融资超过3亿元,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储能严究院」据估计,本轮精细控制能源融资增资9%,估值超过33亿元。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储能系统集成商,占地100亩。
据悉,本轮融资由博裕投资、泊富基金、红榕资本、易战风险投资、锦沙资本等投资。同时,多维资本继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该融资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新产品量产、全球市场拓展、供应链能力提升和组织结构建设。
随着精密控制能源频繁发布IPO的消息,该公司成立八年的故事,以及其创始人、新能源产业和苏州的命运,也浮出水面。
01海归创始人深耕能源20多年
2015年,获得加拿大绿卡的人“海归”施敏捷凭借自主研发的BMS(电池管理系统)项目落户苏州高新区,建立了精控能源,专注于动力电池系统、电化学储能系统、氢燃料电池三大业务。主要动力电池产品用于新能源电动客车。
创业前,施敏捷的经历堪称跌宕起伏,在海外能源行业深耕18年,该公司包括:ACT消费品安全测试实验室 LABS、PMC是半导体公司-Sierra、普拉格能源是氢能的领导者(Plug Power)、重型汽车动力电池公司Cellex Power Products、JTTT汽车,雷丁汽车,动力电池 Electronics等。
施敏捷于2001年进入Plug Power,全球领先的氢燃料电池公司总部设在美国,成立于1997年,并于1999年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在Plug Power,施敏捷已经工作了10年。在此期间,其主要工作包括控制系统架构、软硬件设计和工业化、燃料电池和锂混合动力系统匹配、战略规划和架构,其中BMS是该大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随后,施敏捷也许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无限前景,瞄准了其上游电池系统产业,“单飞”创业。
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计划》,首次提出了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占5%。特斯拉Model S的出现引发了电动汽车的狂潮。2008年特斯拉诞生的第一辆电动跑车Roadster也在当时的市场上很受欢迎。
施敏捷于2010年在加拿大卑诗省成立JTT Electronics,专注于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当年6月和12月,杰泰特和杰拓腾两家子公司分别在石家庄和苏州设立,其中杰拓腾法人为“MINJIE SHI”,英文名与施敏捷同名。
2011年,杰拓腾在苏州投资1.3亿建厂,占地50亩,年产能2万套电池管理系统,并在加拿大温哥华设立研发销售中心。
杰泰特和杰拓腾关系密切,就像双胞胎一样。他们不仅有两个共同的大股东——董会斌、董伟还分享了专家团队。2012年,施敏捷授权杰泰特和杰拓腾4项或7项动力电池专利。
但苏州杰拓腾的命运仅止于2014年9月,不知何故被取消,石家庄杰泰特依然活跃。
施敏捷于2013年10月进入山东梅拉德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即杰拓腾消失前约一年)“雷丁汽车”在2015年7月离开之前,曾用名)担任技术副总裁。
雷丁汽车曾经从低速电动汽车轨道上杀死了一条血路,并在2019年收购了四川汽车野马,准备雄心勃勃地工作。然而,事与愿违。现在公司已经宣布破产。雷丁汽车被列为不诚实的执行人,多次执行目标总额超过2.6亿元,野马汽车也被授予称号“老赖”头衔。
施敏捷从新车泡沫中提前离场,全身而退,赶上了储能风口。
公司不仅成为苏州高新技术的股份制公司,还承担了江苏碳达峰碳中和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项目,创始人还获得了苏州“苏州高新区魅力科技人物”、“海归人才推荐官”获得政府奖励资金2300多万元等称号。
在资本、政府和产业政策的共同努力下,精细控制能源生产目标在短短三年内增长了近10倍。2022年8月,公司产能仍处于3GWh水平,2023年增长至12GWh,预计2024年产能将达到31GWh。
2021年,精密控制能源实现销售额2.6亿元。2022年年销售额约10亿元。今年第三季度,公司签署了一个新的磷酸铁锂化学储能项目,超过了去年年度总营业额。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经在全球交付了超过5GWH储能产品。
02IPO箭在弦上
根据官网简介,精控能源智能储能系统自主生产自主研发,2022年累计发货1.8GWh,拥有华东地区最专业、最大的集装箱储能智能制造基地;机场特种车辆电源市场占有率为65%,排名第一。
与此同时,精密控制能源并没有放弃低速汽车动力电池市场。2021年,公司精密控制锂电池销量超过2万台,下游客户包括雷丁、比德文等大多数低速品牌车型,电池来自力神、亿威、宁德等。
据悉,该公司被评为国家专业特新专业。“小巨人”企业。截至目前,精密控制能源已申请软专利235项,其中发明专利128项,建设江苏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综合实验室。
自2022年以来,精密控制能源已开始布局海外市场,产品已通过欧盟和北美的相关认证。据了解,其产品和服务已覆盖15个国家和地区,如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迪拜和印度。
精控能源自2020年启动融资以来,开启了IPO流程,今年已提交IPO信息。IPO已经成为公司的重要使命。
5月31日,精控能源完成股份制变更“苏州精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苏州精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它还发出了适应上市公司标准化经营的信号。
据企业调查,自成立八年以来,精控能源已完成7次融资,2023年特别密集,每年完成4次融资。
据公开报道,今年7月,精控能源还获得了中国农业银行江苏分行2.5亿元的综合授信。
经过几次融资,精控能源拥有33名机构股东,阵容相当豪华:
在产业资本方面,阿特斯、固德威等储能行业领头羊分别于2021年和2022年投身入市,还有大洋电机、中车、迈为股份、霍氏集团等大笔投资;
在机构股东方面,朝希资本、普洛斯隐山资本、乾融投资、新瑞风险投资、润章风险投资、锦冠资本、苏州展翼投资也不甘落后;
此外,苏高新金融控股、申能诚毅、智道投资等国有资产背景资本也出现在股东名单中。自A轮注资1000万元以来,苏高新金融控股连续六轮增持。
现在,施敏捷持有20%的精控能源股份,苏高新持有7.37%的股份,分别是最大的自然人股东和机构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朝希资本捕获的另一头储能独角兽。
朝希资本作为一家新能源产业资本,拥有一批储能独角兽,在业内一骑绝尘:
它不仅投资了海辰储能、正泰新能等超级独角兽,还投资了麦田能源、精密控制能源、金源盛、越南光伏、斯威克、拉普拉斯、智能谷激光、英特利电气、集能、双元技术、德加能源、江松技术等光存储“鲸鱼苗”一网打尽。上述公司的IPO流程也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为什么03是苏州?
近日,位于苏州高新区和枫叶工业园区的精密控制能源总部项目开工建设,占地约32.31亩。此外,精密控制能源还在张家港、淮安、宜春设立了三家全资子公司,大力推进海外基地建设。
施敏捷在苏州创业13年,一直专注于新能源赛道。为什么他和苏州有着不解之缘?
在这背后,也反映了苏州在新能源领域取得成就的愿望,两者可以说是相互成就。
在苏州周边,一个又一个著名的新能源汽车城已经崛起,名利双收:
上海的特斯拉、合肥的蔚来、宁波的极氪,甚至桐乡的哪吒、金华的零跑,都形成了增长极。在理想的推动下,常州形成了万亿产业集群效应。“新能源之都”金色的名片揽入怀中。
新能源汽车的品牌效应不仅带动了GDP,也刷新了城市的形象,而苏州在这场黄金盛宴上相当孤独。
苏州曾被戏称为进入新能源汽车制造梦想中的失败者“中年危机”,如今,苏州能否在储能的新风口中重振荣耀,逆天改命?
至少苏州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
2022年,苏州新能源产业实现产业总产值2978.2亿元,汇聚新能源企业546家。根据《2023年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城市名单》 50中排名第三,超过北京和广州。
在双碳目标下,苏州正在抓住能源转型机遇,全力建设新能源产业集群,包括储能产业。
以动力电池和储能为例,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张家港、常熟、昆山、虎丘区等地。张家港新能源(锂材料)工业园区是苏州九大工业园区之一,继续深化锂等细分领域,是世界上最大的锂电池电解质生产基地,聚集了天齐锂、国泰华荣、华盛锂等行业领导者。
今年6月9日,阿特斯在科技创新板上市,成为苏州首发募集资金最高的上市公司。
事实上,在新能源产业轨道上,苏州雄心勃勃:今年3月23日,苏州新能源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发布,明确光伏、风电、智能电网、动力电池和储能、氢能和智能能源“5 1”新能源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体系,2023年,全市新能源产业产值超过3500亿元,2025年超过4000亿元。
全力拥抱新能源变革,热情奔赴未来。这一次,苏州能成功超越弯道吗?
原创文章,作者:储能严究院,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0/1017125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