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盛虹集团官方微信报道,7月18日上午,盛虹控股集团储能电池超级工厂和新能源电池研究所项目正式启动。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306亿元,总规划产能60GWh,是张家港招商引资史上最大的龙头旗舰项目。
最新消息,盛虹动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招标人)和江苏正华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代理机构)已向太极实业(600667)子公司信息产业电子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发出《中标通知书》,确认十一科技是盛虹集团储能电池超级工厂和新能源电池研究院一期工程的中标人。
据悉,十一科技中标项目金额约17.5亿元,最终金额以双方签订的EPC总承包合同为准。
一期投资140亿元,三年投产
1月31日,盛虹控股集团储能电池超级工厂与新能源电池研究所项目正式签订合同。
根据签约信息,项目一期24GWh项目和独立主体新能源电池研究所总投资140亿元,预计三年内竣工投产,全部产后收入预计达到240亿元。
其中,储能电池超级工厂项目将用于建设新型储能电池及系统集成研发、检测认证、生产制造一体化基地。项目建成后,核心原材料的成本自控比例可超过65%。
新能源电池研究所包括研发中心、测试认证中心和孵化中心,将重点关注新储能技术研发,围绕电池材料、电池安全、循环寿命、能量密度、系统集成、电池回收等堆栈技术创新探索、关键突破,努力发展成为世界顶级储能技术研究机构。
从签约到开工,间隔不到半年,这就是盛虹速度!
加码812.84亿,全力进军储能
据不完全统计,盛虹集团跨境储能已形成812.84亿储能布局。
2022年10月29日,盛虹集团投资200亿元建设盛虹储能总部项目,用于生产储能锂离子电池。
2022年11月30日,盛虹集团上市子公司东方盛虹宣布,其子公司湖北海格斯新能源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86.84亿元建设配套原材料和磷酸铁、磷酸铁锂新能源材料项目。
本项目储能电池所需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隔膜材料、DMC电解液材料、磷酸铁锂等核心原料,依托盛虹新能源新材料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自给率可达65%,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抗周期风险能力等全球领先。
2022年12月15日,盛虹集团正式签约盛虹新储能电池及系统集成项目,总投资120亿元,总产能25GWh,包括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及系统生产线。
盛虹控股集团储能电池超级工厂和新能源电池研究所项目于2023年7月18日正式启动,投资306亿元。
顺势而为,盛虹集团跨境储能
盛虹集团成立于1992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化纤、印染为核心产业、热电、房地产、酒店、贸易、“油、煤、气”、“芳烃”、“烯烃”、上下游整个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集团企业。
2022年10月29日,盛虹储能总部项目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签约落户,标志着盛虹集团正式跨境储能,进入“万亿新轨道”。
盛虹集团认为,跨境储能是顺势而为。
2022年跨境储能是盛虹集团根据现阶段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制定的合理战略,体现了集团在线旅游产业耦合能力和集团“化工原材料大平台” 新能源新材料1 N战略高度统一,将有助于释放集团新能源、新材料整个产业链的优势。
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众多企业收入不增反降,盛虹集团开始战略转型,实现收入3480亿元,这也是其敢于跨境储能的信心来源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盛虹集团连续三年获得“世界500强企业”称号,其负债规模也随之上升。
以东方盛虹(000301)为例,盛虹集团企业地图下的重要上市公司。
2018年底,东方盛虹负债只有89亿元;2021年底,数据飙升至102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7.72%;2022年底,东方盛虹负债扩大至1308.14亿,资产负债率达到78.56%。
然而,随着企业债务规模的增加,个人财富的实际控制是相当可观的。2022年,苗汉根和朱红梅在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上以595亿元的财富排名第69位。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储能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2000103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