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充电桩市场的一片火热和喧嚣中,中国的充电桩企业被浇了一身冷雨:2月15日,美国正式发布全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新规,要求所有受联邦政府资助的充电桩必须在美国生产,而且从2024年7月起头,至少55%的充电桩零部件本钱来自美国。
越日,A股充电桩概念股集体调剂。道通科技(SH:688208)、炬华科技(SZ:300360)、盛弘股份(SZ:300693)等盘中一度跌超10%。
这是继去年要求电动车100%本土生产、电池组件50%本土化,现在美国政府再次插足充电桩生意。充电桩范畴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世界大国所关注的新竞争焦点。
紧随着新能源车产业的步伐,充电桩的长大性和优先级越发突出,但新焦虑却又如影随形——除了上述出海阴霾,更有国内真个不竭内卷。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随之而至:中国充电桩产业如何在“冷雨”与内卷中破局?
01 全民刚需与千亿赛道
1、充电桩成为全民刚需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超越了绝大大都人的预期,如今连电动化摇摆不定的美国也主动踩下电门驶入了快车道。按照IEA猜测,依照美国政府已经公布的政策口径来看,到2025年美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到达1100万辆。
硬币的另一面,作为新能源车的“加油站”,加速充电桩根本设施扶植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可延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和迫切需要。
为了扶持充电桩行业,我国在2020年3月将充电桩纳入新基建范围。从那以后,充电桩的发展上到一个新的阶段。到2022年,全国充电根本设施保有量达521万台,车桩比降到2.6,即每2.6辆新能源车有1个充电桩可以提供服务。
时间来到今年2月份,工信部发布《关于组织展开公共范畴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再次力挺充电桩行业,新政策提出进步试点范畴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公交/出租/环卫等范畴力争到达80%;新增公共充电桩/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比例力争到达1:1。

图1:我国车桩比下降趋势明显,资料来源:中国充电同盟,国联证券
同样是在2020年,欧盟出台《交通运输体系绿色转型计划》,提出到2025年在全欧洲范围内摆设大约100万个公共充电桩,并计划在2030年建成300万个公共充电桩。
列国政府陆续发布关于充电桩设施扶植的资金补助及投入计划,美国也不甘落后。去年2月,美国能源部和交通部公布未来5年内提供约50亿美元补助,用于扶植全美范围内的快速充电网络。
不外对照中国速度,海外地域的充电桩缺口仍然较大,充电桩扶植已经迫在眉睫。以美国为例,其新能源车渗透率正在快速提升,而充电桩配套设施已严重滞后,其车桩比高达17:1。这意味着全球充电桩产业将迎来一轮扶植潮。
2、市场空间测算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充电桩的长猛进程息息相关,充电桩的长大空间更是牵动着广大新能源投资者的神经。
按照安信证券测算,到2025年,中国充电桩市场空间到达455亿元。纵观全球市场,预计充电桩市场范围到达千亿级。

图2:国内充电桩行业市场空间估算,资料来源:乘联会,安信证券
02 破局之路与路上荆棘
1、大功率快充成为新宠
非论是小区、商场停车场还是道路旁,充电桩越建越多,但充电焦虑仍然困扰着新能源车主。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新能源车销量同样高增长,而且单车带电量还在延续增加。按照国际能源署猜测,到2025年纯电车型单车带电量将提升至80kWh左右,接近2022年的1.6倍。
从用户角度看,充电桩的便捷性离真正的“基建”显然还有不小间隔。如何能够实现快速缩短差距?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当下这句话用在充电桩身上正适合。
依照充电方式来分,充电桩可分为交换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前者也就是慢充桩,充电进程往往需要6-8小时,甚至更久;后者就是我们俗称的快充桩,一般半个小时可充电80%。
对照慢充桩,大功率快充桩有功率高、充电快等优点,可以大幅缩短充电时间。同样范围的充电站,其均匀服务能力更强,可以有效填补充电桩数量上的不足。(假如碰到丰田bZ4X这种连快充也要7个小时的奇葩车型,需要另作讨论)

图3:直流桩和交换桩对照,资料来源:锦缎研究院按照公开资料整理
以新能源车主最担忧的节沐日高速场景为例,大功率快充所体现的上风将更加直观。依照中信证券测算成果,对于同样配备4个充电桩的充电站,配备1*480kW+3*160kW的大功率充电桩可以在土地占用根基不变的条件下,日均服务能力从4*11kW交换桩的14辆提升至307辆,两者能力高低立判。

图4:充电站服务能力测算—以节沐日高速公路场景为例,资料来源:中信证券测算
按照2020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线路图2.0》,从时间节点上看,2035年大功率快充要实现充电5min行驶300km以上的方针。届时,新能源车充电几近可以和燃油车加油相媲美,真正实现即充即走。
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功率快充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堪比4G、5G网络于互联网产业。基于此,大功率快充正在成为各路介入者的竞争制高点。
自2020年以来,国家电网等电力运营商的直流桩招标在数量大幅提升的同时,160kW以上功率充电桩的比例明显增长,更高功率的充电桩功率已经成为用户最真实的需求。

图5:2020-2022年国家电网充换电设备采购数量(套),资料来源:各地发改委、能源局,中信证券
与此同时,主流车企正积极结构大功率快充。今朝国内已有跨越10家车企公布研发800V高压平台,意图抢占大功率快充新高地。小鹏、理想、广汽埃安等正在加速推广超充站扶植以形成差别化竞争。比如小鹏汽车于2022年8月上线的S4超充桩单桩峰值充电功率已达400kW,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增加200千米。
实际上,当充电焦虑取代里程焦虑,拥有超充站已经成为车企竞争力的标签之一。昔时马斯克对峙结构自营充电体系,而且大力研发大功率快充技术,终极推出特斯拉车主专属的超充站。
回头看来,特斯拉超充站所带来的充电体验的提升,反过来又促进了特斯拉的车辆销售和品牌力搭建,率先实现了正向循环。
截至今朝,特斯拉在中国大陆已建成开放1400多座超级充电站,领跑全行业;小鹏自营超充站800余座,紧随厥后,其他车企也在加速追赶。

图6:国内部分车企大功率快充桩结构情况,资料来源:上海证券
总结来说,大功率快充无疑是减缓充电焦虑最简单粗鲁的方式之一。不外话说回来,当大功率快充成为大师争相追捧的对象时,其给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平安性带来庞大挑战,必须引起重视。
首先是大功率快充给配电网带来更大的冲击。由于充电设备中的电力电子装置将发生谐波,可能引起电能质量问题。尤其是800V超级快充场景,充电功率高达480kW,是今朝主流直流快充桩的4-6倍。
其次是由于新能源汽车用户充电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这将加大电网优化控制的难度和频次。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大量新能源车集中在用电高峰期充电,将进一步加重电网负荷峰谷差,加重电力系统运行负担,严重情况甚至造成缺电现象。
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的增加,其用电量增长肉眼可见。大功率快充桩的扶植和电力系统的矛盾将会加重。依照2024年3000万辆电动车保有量计较,假定每辆车天天耗电10度,也就是一天将耗电3亿度,基底细当于三峡大坝的发电量。

图7:公共充电桩充电量快速增长(千万kwh),资料来源:中国充电同盟,英大证券
总之,加倍贴合新能源车使用场景的电力系统成为大功率充电桩可靠性和适应性的保障,就像新能源车依靠充电桩一样,大师都不是自主的系统,三者成为了新能源网络密不成份的有机结合体。不难发现,它们是相互支撑、相互成就。
2、海外淘金路道阻且长
跟其他行业的发展路径相似,出海淘金成为国内充电桩企业的优选路径。究竟国内充电桩企业在技术与本钱端均已具有比力上风。用数听说话,充电桩企业在国内的毛利率水平约20%-30%,而海外市场高达30%-40%。
陪伴着海外充电桩扶植进入黄金发展期,越来越多的充电桩企业趋之若鹜。
然而,充电桩出海并不是件轻易的事。首先,海外认证的本钱高、周期长,这就直接劝退了很多中小企业。截至今朝,盛弘股份、道通科技、炬华科技、香山股份等海外结构较早的头部公司率先获很多项海外认证,并逐步实现产物交付。
其次是海外销售渠道扶植,由于国内企业在海外的品牌力和售后维保环节等不足,更多是依靠海外合作,比如道通科技的交换桩产物通过Costco、BestBuy等商超渠道销售。
简单之,中国充电桩企业出海之路仍处于低级阶段。
按照阿里国际站跨境指数显示,截至今朝,中国充电桩出口市场主要为欧美发财地域。其中美国这个车轮上的国家一度被当做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而美国的新政出台无疑是给了出海的充电桩企业当头一棒。
为争取美国市场,本土建厂或寻求代工企业合作是中国充电桩企业规避政策限制的有效路径。计划2023年在美国本土组建工场的道通科技术否给中国充电桩企业开个好头,还有待市场的考验。

图8:2021年以来美国新能源车销量大幅增长,资料来源:充电联,国联证券
03 充电桩还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1、供给端——国内同质化严重
对投资者而言,首先要斟酌的问题就是:充电桩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相比锂电池生产、整车制造,充电桩的行业门坎相对较低,其产能扩大快、投资金额少、扶植周期短。如今越来越多企业延续涌入,诡计分得一杯羹。
然而,现实是骨感的。充电桩行业履历前期的野蛮生长,今朝国内充电桩设备生产厂商数量跨越300家,同质化严重,行业竞争利剑热化…
换句话说,充电桩这个千亿级赛道的另一面实在是高度竞争的红海。产能过剩、行业洗牌成为难以抵抗的趋势。
2、仍然依靠补助
和昔时的电动车产业一样,充电桩的扶植发展一直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由于国内充电桩扶植持久以政策导向为主,致使充电桩地域不服衡问题凸显。新能源率先发力的地域和一线城市的充电桩占比更高,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TOP10地域扶植的公共充电桩占比跨越70%。相较之下,三线城市及以下,包括农村和乡镇,这些地域充电桩扶植进度明显落后,覆盖率是远远不足的。

图9:2022年以来部分地域补助政策,资料来源:各地发改委、能源局,中信证券
再看海外地域,补助政策对于充电桩扶植同样具有较强的驱动性。究竟这些都是真金利剑银的优惠。虽然欧洲列国针对充电桩的补助政策各有差别,但均匀私人桩补助可达900欧元左右,补助比例到达设备本钱的50%左右。比如政策激进的意大利,其私人用充电桩返还50%本钱,上限高达2000欧元。
进入2023年,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后补助时代”,充电桩还处在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需求驱动转化的进程中。不难发现,充电桩这门看似简单的生意并欠好做。
3、谁是受益者?
充电桩产业链上游是零部件制造环节,中游为充电桩组装环节,下游则是运营环节。充电桩充电电压越高,功率越大,其对制造技术和扶植运维的要求就越高。

图10:2022年公共充电桩TOP10充电运营商,资料来源:Wind,广发证券
充电桩上游的零部件主要包括:充电模块、监控单元、防雷单元、熔断器、继电器,外部结构包括充电枪、外壳、显示屏等。其中,充电模块是充电桩高压、大功率发展趋势下最主要的受益环节。
从本钱角度,充电模块占充电系统本钱的40%-50%,大功率、高电压趋势下带来充电模块价值量提升。
从技术角度,充电模块作为充电桩的关键零部件,主要负责电路控制、转换与保证电路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充电桩整体性能与充电平安。随着电压品级和充电品级的进步,充电模块需要有更高的耐高压能力和功率密度,一定水平上进步了充电桩的技术门坎。
别的,大功率充电自然带来热效应明显增加,充电桩的热治理逐步由风冷向液冷演化,液冷产物等器件对零部件企业而言是新的增量。
再讲到充电桩运营商,这是与新能源车主亲近相关的。自从国家电网在2014年向社会资本开放充电根本设施市场,民营企业逐渐成为主力玩家。截至2022年年末,我国运营公共充电桩数量排名前三位的特来电、星星充电、云快充均为民营企业。
在大师的传统认知中,民企在盈利方面有先天的上风。然而民营充电桩运营商即使做到行业头部还是无利可图。究其底子,充电桩运营商的主要盈利来源为充电服务费,可是充电桩操纵率普遍在5%左右,意味着充电桩的大部分时间闲置,这是吃亏的主要原因。
具体而言,充电桩时常出现使用“冷热不均”的现象,一些地方充电根本设施使用率不高,同时部分充电根本设施又出现车辆排队充电现象。这些都致使运营商的充电桩资源无法获得有效操纵,也限制了用户使用公共充电桩的热情。
近两年,特来电、星星充电等头部企业对于充电场址选择加倍理性,寻求“自救”。值得期待的是,在大功率快充的趋势下,可以快速进步充电桩的服务效率,带动充电桩的操纵率提升,有望修复运营商的盈利能力。反过来运营商盈利能力的进步又将激起其结构充电桩的信心。

图11:2022年公共充电桩TOP10充电运营商,资料来源:中国充电同盟
作为新能源行业的根本设施,充电桩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续航几多千米到哪里有充电桩,再到哪里有快充桩,体现的是新能源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也意味着更多责任将落到充电桩的接口上。
原创文章,作者:锦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3/041756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