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竭提升,越来越多玩家垂青充电桩的生意,诡计分得一杯羹。
“新进入的玩家很多,死得快的企业也很多。充电桩行业已经进入大浪淘沙的第二发展阶段。”英杰电气(300820.SZ)董事长王军在接管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如是说。在他看来,充电桩这门看似简单的生意并欠好做,稳定的产物质量与技术研发是基石。
2023年春节长假,电动车失去动力卡在半路的情形屡见不鲜,“充电焦虑”已成普遍现象。面临日益增长的根本设施需求,工信部等八部分近期力挺充电桩,明白提出“完善公共范畴车辆全面电动化支撑体系,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根本设施扶植”等要求。
充电桩再迎新政,二级市场资金对其抱以高度热情。2月中旬,充电桩指数刷新年内最高点,再涨3%就将突破历史最高点。
充电桩本质是个电源,底层技术为电源技术。第一财经记者梳理数据显示,A股充电桩板块有37家企业,其中65%来自电力设备行业,也有部分企业来自家用电器、机械设备、计较等行业。
多年从事产业电源的英杰电气2016年切入充电桩范畴。在王军看来,充电桩焦点部件制造端与下游运营商是产业链的焦点环节,而在高压快充逐渐成为主流的趋势下,新技术变化将成最大看点。他还暗示,相比一味追求车桩比到达1:1,斟酌如何公道、有效满足充电需求更契合行业发展趋势。
充电桩成新能源今年最火赛道
近两年,充电桩行业正完成由政策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型,快充需求比例逐步进步。今年2月初,产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分印发《关于组织展开公共范畴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后,华安证券的研报指出,试点工作时代(2023~2025年),国内新增公共充电桩市场空间为510亿元,公共充电桩增量市场复合增速将超46%。
行业增长预期在前,充电桩板块行情随之走高。数据显示,充电桩指数于2月15日创下年内新高5123.66点,间隔历史最高点(5271.82点)一步之遥。截至2月22日收盘,充电桩指数年涨幅已达22.26%,大幅跑赢了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
板块方面,37只股均匀上涨22.3%,仅科士达(002518.SZ)录得下跌(-13%),18只股的年涨幅超20%。其中,通合科技(300491.SZ)领涨板块,累计上涨85.46%,股价一度创下2017年10月以来新高。
盛弘股份(300693.SZ)的涨势同样凶猛,公司股价自去年4月27日低点16.84元启动并连涨10个月,于2月15日创下历史新高(76.66元),区间涨幅高达313.78%。
陪伴股价大涨,很多充电桩企业纷纷公告了股东减持计划。盛弘股份22日公告称,股东肖学礼减持计划刻日届满,合计减持股份数量587.53万股。通合科技同日公告称,股东任献伟已经累计减持127.28万股,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
记者统计数据显示,37只股中有22只已表露2022年度业绩预告,12家预增、1家续亏、4家首亏、3家扭亏、2家略减。部分公司的充电桩业务已在利润表有所体现,也有企业的充电桩业务去年刚起步,对营业收入进献甚微。
行情火热之际,机构投资者调研充电桩企业的频次越发密集。盛弘股份在接管调研时暗示,公司主要是销售充电桩设备。谈及海外业务,盛弘股份暗示,国产充电桩出海,首先通过海外国家的产物认证是进入其市场的门坎;其次产物的性能、质量、价格等是否具有竞争力。
道通科技(688208.SH)1月份总计接待了10场调研。针对2022年业绩预告净利润大幅下滑,公司暗示充电桩新业务的研发及销售用度全年投入比力大,交直流充电桩全系列产物是从去年9月份才陆续上市销售,尚未大范围放量。
2月以来,英杰电气表露的5份机构调研公告显示,今朝海外市场业务主要是交换充电桩,略高于国内业务(直流桩为主)。同时,随着充电桩产能扩厂完成后,英杰电气将具有40万台交换桩和1.2万台直流桩的生产能力。2021年,英杰电气的充电桩业务全年新增定单6800万元,同比增长553%。2022年上半年,公司来自于充电桩行业的新增定单为7800万元,同比上升458%。
谁是最大受益者
充电桩产业链上游是各类元器件供给商,中游为充电桩制造商,下游则是运营商。大电流的充电方案被特斯拉率先采用后,高压大功率充电已逐渐成为减缓补能焦虑的主流方案。高压、大功率充电也带动产业链多环节变化。
王军暗示,今朝来看,充电桩制造商和运营商是整个充电桩行业的焦点环节。“充电桩运营实际是门‘田主生意’,拥有更好的地理位置,就能获得更高盈利。但运营服务前期需要较大资金投入,且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王军说,运营商往往直接向英杰电气这类制造环节厂商采购充电桩。
依照输出电流方式分歧,充电桩分为交换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前者即常说的慢充,后者即快充。交换充电桩与直流充电桩的单桩价值不同较大,充电模块为直流充电桩的焦点部件,约占充电系统本钱40%~50%,其余本钱组成包括充电枪、外壳、主控板等等。
“充电模块是充电桩高压、大功率发展趋势下最主要的受益环节。英杰从产业电源行业起家,充电桩具有业务协同性。”王军说,充电桩行业的品牌属性弱,行业发展的看点主要是高压快充等新技术带来的需求变化,以及欧洲等海外地域扶植提速带来的增量机遇。
陪伴大功率充电桩加速渗透,行业各类竞争者加码结构业务,由于各个介入者的原始上风分歧,形成了多元化竞争格式。
上市公司方面,许继电气(000400.SZ)、国电南瑞(600406.SH)等老牌电力电网央企,既供给充电桩的同时搭建平台。国电南瑞2022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在江宁园区投运51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中交换充电桩40个,直流充电桩11个,
运营商环节的头部公司都非上市公司,主要有特来电(特锐德)、星星充电(万帮数字能源)等,其均加速结构设备端,抢占市场份额。截至2022年12月,全国充电根本设施累计数量为521万台,同比增加99.1%。2022年公共充电站增量为3.7万座,保有量为11.1万座。充电运营商方面,公用充电桩前五是:星星充电、云快充、特来电、国家电网、小桔充电。专用充电桩前五是:特来电、国家电网、星星充电、深圳车电网、南方电网。
另一边,产业电源设备的上市公司也发挥起技术同源的上风,结构充电桩范畴。英杰电气以外,盛弘股份、动力源(600405.SH)、英可瑞(300713.SZ)、奥特迅(002227.SZ)均为产业、网络电源企业,切入充电桩赛道。
万亿市场是伪命题?
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000万辆,充电桩作为根本补能设施,扶植进度存在一定滞后。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约为2.6:1,即每2.6辆新能源汽车可以有1个充电桩提供服务。
虽然近几年我国车桩比稳步下降,车主的充电焦虑仍难消除。车桩比应该到达什么比率?在王军看来,充电桩不够是客观现状,但这项数据很难给出定数。“假如一定要给车桩比一个具体方针数值的话,可能是个伪命题,投建充电桩也要讲求投资回报率。”王军说,以高速公路服务区来说,是按照车流范围扶植充电桩还是进行全部安装,若是后者前期投资和收益明显差池称。胜景风光区若按五一、春节长假车流配备充电桩,常日时段则是庞大资源浪费。
王军暗示,相比追求车桩比,换个角度斟酌怎样满足电动车充电,结构平衡、智能高效的充电根本设施体系更适合我国国情。
记者留意到,今朝,市场上有部分研究报告按照车桩比1∶1的扶植方针计较市场空间,并指出我国充电桩扶植存在6300万的缺口,预计将形成万亿元的充电桩根本设施扶植市场。
于是,充电桩的后来者接连不断。记者领会到,在2016年或者更早,充电桩行业介入者较少,毛利率高是普遍现象,甚至有些企业暴利。今朝,今朝国内充电桩设备生产厂商数量跨越 300 家,市场竞争较充实,国电南瑞、科士达、科陆电子、许继电气、思源电气、易事特、万马股份等。
王军以为,当前是充电桩行业发展的第二阶段:产业过剩、行业洗牌。子范畴充电模块已逐渐形成寡头格式,能够稳定供给的厂商不跨越10家。
对于范围化生产,稳定的产物质量和高比例研发投入是充电桩企业维持焦点竞争力的关键。英杰电气的全资子公司四川蔚宇电气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蔚宇电气”)负责研发制造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王军先容称,蔚宇电气直接治理的研发职员共58人。“理想情况下,我们希望未来加大招聘力度,将研发职员扩充至100人左右。”他说。
原创文章,作者:第一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2/271853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