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大蔚
编辑|凯旋
2月11日晚,杉杉控股有限公司发布讣告:杉杉企业创始人、杉杉控股董事长郑永刚先生于2023年2月10日因突发心脏病治疗无效,享年65岁。
杉杉控股评价郑永刚:“杉杉成立34年来,一生致力于实践工业服务的坚定信念。他以前瞻性的愿景和勇气,带领杉杉成为中国服装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部署企业战略转型和多元化布局,在时尚行业、锂新能源材料、光学显示材料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是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家的杰出代表。”
消息一传开,行业、媒体甚至社会各界都发出了遗憾的声音。郑永刚创业34年,将一家资不抵债的服装厂打造成一个巨大的“杉杉”商业帝国,尤其是锂电池业务。
早在1999年,郑永刚就开始布局锂电池负极材料,具有敏锐的商业意识。20年后,新能源汽车迎来了爆发期,杉杉也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供应商。
斯人已逝。而郑永刚极具前瞻性的眼光和大胆的勇气,依然是后来者、企业家的榜样。
服装第一股
1989年5月23日,31岁的郑永刚成为宁波永港服装总厂厂长。据此前媒体报道,这家服装厂一年亏损1000多万元。
受工厂三棵杉树的启发,郑永刚创立了“杉杉西装”品牌。他在工厂里拉出横幅——“创造中国西装第一品牌”,创立了“杉杉”民族西装品牌。
1990年,杉杉西装在上海南京路、淮海路十家专卖店的借柜上架。杉杉一推出,就掀起了购买热潮。
敏锐的郑永刚预感到西装消费会大幅上升,于是于1992年成立了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品牌运营。
短短几年时间,杉杉股份在全国拥有2200多家专卖店,多年来在中国服装百强中排名第一。1998年,杉杉品牌连续七次获得销售冠军,综合市场份额高达37%.4%,郑永刚成为中国第一个服装品牌,也获得了第一桶金。1994-2004年,郑永刚连续十年被评为“中国服装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
1996年,杉杉西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国内服装行业第一家上市的标准化股份公司。此后,杉杉也成为中国真正的“服装第一股”。
随后,中国市场开放,国际奢侈品牌进入中国。1997年,当中国服装业最受欢迎时,郑永刚意识到杉杉西装的质量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变得更大,中国品牌基本上是快速消费品,要成为一个高端品牌并不容易。
郑永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这个行业达到顶峰时,我们需要找到下一个具有爆炸性增长空间的行业。”。另一方面,杉杉当时也遇到了同行的积极压力,包括雅戈尔及其老板李如成。自1998年以来,雅戈尔在收入和净利润方面超过了杉杉,并发生了所谓的老板之争。
因此,在郑永刚的领导下,杉杉股份开始逐步减少和剥离服装业务。2018年6月,杉杉品牌(01749.HK)实现中国香港分拆上市。
2019年2月3日,杉杉股份宣布已与相关方签署杉杉品牌48.1%股权转让的相关协议。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对杉杉品牌的持股比例将降至19.37%,杉杉品牌将不再被控制,杉杉品牌将不再被纳入公司合并报表。
郑永刚曾经说过,“一个企业不走多元化有两个前提,一个是核心技术和品牌,另一个是垄断资源。”这两个都不是他和杉杉所拥有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型是最后的选择。
押注新能源电池材料
1999年,郑永刚开始寻求转型。当时锂电池中的负极材料CMS只能由日本大阪煤气、川崎铁等少数公司生产。郑永刚发现这是一个商机,花了8000万元帮助鞍山热能研究所完成了锂电池负极材料CMS(中间相碳微球)的研究。随后,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合资成立了上海杉杉科技,成为中国第一家锂电池负极材料制造商。
正极、负极和电解质是锂电池的三种关键材料。负极材料是指电池中构成负极的原材料。目前常见的负极材料包括碳负极材料、锡基负极材料、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负极材料、合金负极材料和纳米负极材料。
从1999年到2019年,杉杉在负面领域经营了20多年,进入行业最早,但业绩一直平平。在过去的20年里,杉杉的股价只涨了4倍。
然而,在被周围几乎所有人称为“疯子”的压力下,郑永刚继续推广新能源业务,加快赛马圈地。湖南杉杉成立于2003年,东莞杉杉成立于2005年,分别进入正极材料和电解质,逐渐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供应商。
直到2014年,随着新能源汽车风口的到来,经历了痛苦时期的杉杉迎来了机遇。今年杉杉股份净利润同比上涨89.58%至3.第二年,公司净利润上升至68亿元.91亿元。
此后,杉杉科技自主开发了“高能量密度低膨胀技术”、“快速充电包覆技术”、“硅负极前驱合成技术”等技术处于行业前列;全球市场份额领先于人造石墨负极动力和数字领域,成为宁德时代LG、世界领先的电池厂和整车厂,如特斯拉、宝马、戴姆勒等,以及苹果、华为等世界知名的3C数字客户供应商。
近两年来,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繁荣的背景下,锂电池正极材料锂、镍、负极材料石墨的疯狂涨价,杉杉的收入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2021年,206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19亿元.94%,归母净利润33.4亿元同比飙升2320元%,扣非净利润18.8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也创历史新高。
郑永刚多次在不同场合发言,他认为“锂电池行业将迎来20年的黄金,杉杉必须成为行业领导者”。
2021年5月20日,杉杉股份有限公司与巴斯夫合资成立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生产正极活性材料和正极材料前驱体。双方将通过技术研发、供应链和客户资源的整合,全面提升合资企业的竞争力,成为世界领先的正极材料供应商之一。
目前,在电池负极的几家主要制造商中,领导者是贝特瑞,第二家是上海杉杉科技。这两家公司和江西紫晨一起占据了负极材料的一半,领先效果明显。其中,杉杉锂电池是第一家布局电池负极材料的私营企业。
杉杉股份的市值也从1999年的26年开始.2022年,3亿元增长至725元.32亿元,22年涨幅近30倍,虽然体积不如宁德时代等锂电巨头出众,但也是锂电巨头等行业的绝对明星。
这是一次华丽的冒险,其中的艰辛并不人道。郑永刚曾在企业微信上发表过创业经验。他说,企业家们已经忍受了。杉杉从199年开始经历了20多年的锂电池转型,直到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才真正爆发。在他看来,只要战略决策正确,看到未来,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过程中。
第二次跨界
由于对工业周期的敬畏,郑永刚的成功刺激他不断寻找新的出路,并迅速开始行动。
郑永刚在帮助杉杉新能源业务后退居幕后。2007年,他宣布辞去杉杉董事长职务。此后,杉杉股份逐渐成为锂离子电池正极、负极和电解质领域的龙头玩家。
但2020年,杉杉股份因核心业务充电桩、储能等损失增加,当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8.85%至1.大约38亿元。此时郑永刚坐不住了,花甲之年又回到了杉杉权力的核心。
2021年,他开始了第二次跨界。
2021年2月,杉杉成功并购LG化学偏光片业务,成立杉金光电,进入LCD偏光片市场。关于跨境购买LG偏光片的原因,郑永刚公开表示:“因为它可以弥补中国显示产业的不足,增强民族信心。”
偏光片是液晶显示器的关键部件之一,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控制光来提高液晶面板的透光率和视角范围。它在液晶面板的成本结构中占10%%对液晶面板的显示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LG化学是全球偏光片巨头,全球市场份额26%左右,排名第一。通过收购,杉杉股份迅速成为全球偏光片的第一梯队,成为与京东方和华兴光电相同水平的顶级制造商。
根据财务报告,2021年杉杉股份偏光片业务给公司带来的收入高达99.44亿元占总收入的48亿元.04%,甚至高于锂电池材料的44.08%。同时,偏光片业务在报告期内实现的归母净利润达到11.97亿元,略高于锂电池材料的11亿元.95亿元。
郑永刚从服装行业进入新能源新材料,再到偏光片行业,完成了两次完美的转型,也实现了他的商业传奇。
不久前,郑永刚在杉杉股份2023年度经济工作会议上定下了2023年企业发展方向的基调:一方面,我们将坚决增加对负极材料、偏光片和锂盐行业的投资;另一方面,我们将继续减少,坚决剥离竞争力较弱的行业。同时,如果我们坚持培育医疗产业,大型卫生产业将成为未来的重要产业。
如今,尽管斯人已逝,但他的远见仍然像灯塔一样为杉杉股份指明了发展方向。
原创文章,作者:零碳风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2/171848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