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果链龙头闪崩?2023年科技股能否反弹?

市场全天震荡分化,上证指数继续反弹,连续连续三阳,创业板指数震荡调整。

盘面上,房地产和产业链相关板块集体走强,新城控股、中南建设、帅丰电器、蒙娜丽莎、志邦家居等10多股涨停。数字经济概念股继续活跃,国有资产云领涨,南天信息,深桑达A、甘咨询等涨停。平安银行、宁波银行、新华保险、中国太保等大金融股集体反弹带动上证50指数走强3%以上。在板块方面,厨卫电器、造纸、房地产、国资云等板块涨幅居前。

在下跌方面,医药股进行了调整,众生药业接近跌停。下午光伏储能等赛道股走弱,派能科技和金朗科技跌幅超过5%。新冠肺炎特效药、小金属、煤炭TOPCON电池等板块跌幅居前。总体而言,个股涨跌较少,两市超过2800只个股涨跌。

截至收盘时,上证指数上涨0.22%,深证指数下跌0.2%,创业板指数下跌0.9%。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7837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水51亿元。北行基金全天净买入18.44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3.38亿元,深股通净买入15.06亿元。

香港股市今天继续上涨,恒生指数收盘3.22%,恒生科技指数收盘4.58%。房地产股和互联网医疗股涨幅居前,苹果概念股和煤炭股跌幅居前,阿里健康和龙湖集团涨幅超过11%,宝龙地产涨幅超过10%,阿里巴巴和百度集团涨幅超过8%。

01

为什么果链龙头闪崩?

今天,2000亿水果链龙头立讯精密跳水,收盘时仍在跌停,成交额超过50亿元,成为a股中最受关注的股票。盘面上,其他苹果产业链概念股集体下跌。

立讯精密闪崩最直接的原因是砍单风暴。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最近有媒体报道称,苹果本季通知中国大陆供应商减产,理由是需求减弱。AirPods、Apple Watch和MacBook中国大陆的元器件供应链面临着需求下降和防疫政策调整的双重挑战。受此影响,苹果股价也一路下跌,周二收盘下跌3.7%,市值跌破2万亿美元,退出2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

立讯精密也回应了砍单传闻。

公司证券部人士回应说:目前还没有可披露的消息,公司也没有对具体客户和产品发表评论。如果有消息,将以公告的形式披露。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与最大客户的精准绑定明显加深,2021年收入占74%,依赖度明显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歌尔去年被苹果削减,其股价从高点下跌了近70%,并被列为2022年a股十大熊股有了歌尔的教训,如果苹果的削减被证实,立讯的精度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

除了需求减弱导致的单一削减浪潮外,水果链频繁下降也面临着美联储激进加息的宏观因素。

2022年,美联储激进加息,美国债券收益率上升,侵蚀了成长型公司未来的现金流价值,成为成长型股票的估值杀手。以科技股为主的纳米指数在美要指数中跌幅最大,全年累计下跌33%。科技公司正在缩小规模,重新估值。

具体来说,脸书(Facebook)母公司Meta、苹果、亚马逊、奈飞、谷歌母公司Alphabet,此外,特斯拉、微软和英伟达在2022年占纳斯达克100指数总损失的56%(纳斯达克100指数缩水约6.5万亿美元)。

科技股跌落神坛,其供应链下的公司难免受到冲击。同时,疫情期间,科技企业的基本面也受到了考验——随着各国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化,产品需求饱和,板块将经历痛苦的修正。

02

今晚关注美联储会议纪要

事实上,尽管美联储的激进加息风暴已经过去,但在苹果和a股水果链公司今天下跌的背后,仍有加息——即北京时间周四凌晨3点发布的美联储12月会议纪要,这也将是今年注定要引起市场高度关注的第一个美联储大事件。

在美联储12月的加息会议之后,市场担心其鹰派声明——不仅将点阵图利率峰值预期提高到5.1%,而且预计2023年利率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因此,今晚会议纪要中的信息很可能成为市场判断美联储下一次加息的重要指导。

市场预计,12月的会议纪要可能表明,对劳动力市场冷却不够快的担忧促使19人FOMC在更新的点阵图中,参与者中的17人将终端利率提高到5%以上。

目前,分析人士的共识是,美联储将在2023年1月底再次加息。大多数经济学家预计将在1月底加息25个基点,这将延续美联储放缓加息的趋势。根据芝士商人的说法FedWatch根据工具,预计美联储在1月底议息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70.7%,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29.3%。

但也有人比较悲观。

富国银行经济学家警告说,联邦基金的利率仍有可能达到许多人预期的高峰。我们的预测是,美联储将在2月份加息50个基点,然后在3月中旬最后一次加息25个基点,银行在2023年的展望中说。未来前景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完全放松货币政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将取决于通胀上升到2%的速度和过程中造成的经济痛苦。”

03

2023年科技股能否反弹?

事实上,美联储加息对科技股的压制不仅在于美股,也在于香港股市的压力。恒生科技指数在2022年减半。随着2023年的到来,在去年年底香港股市持续反弹的基础上,市场也更加关注科技股的走势。

2023年科技股仍面临国内外双重影响:

首先,国内经济有望复苏。中国经济将于2023年复苏(目前市场对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预测为5.1%),因此2023年香港股市的市场风格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风险偏好的增加和美联储利率的下降为成长型股市提供了风格转型的土壤。

其次,海外影响减弱,但仍需警惕风险。如果美联储在2023年不降息,在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增加的背景下,如果美国股市陷入从估值下跌到利润下跌的趋势,将对香港股市不利。国海证券指出,上述因素不会影响香港股市第一季度(主要逻辑是大陆经济复苏预期),但如果美国在2023年下半年没有降息或降息很晚,香港股市对海外经济衰退和美国股市回调的免疫力可能会减弱。

总的来说,2023年,以战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科技成长股,无论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风格可能从防御属性和困难的逆转逐渐转向实体制造和科技创新的产业轮换逻辑,还是从统筹发展和安全衍生出来的中长期投资逻辑,都有机会继续关注。

A在股票方面,成长型股票也有望受益。最近,数字经济产业爆发,相关概念股一起上涨。随着资本流出的权重主题,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背景下,科技方向可能有更多的机会。国盛证券建议,未来市场将重点关注先进制造、工业母机、军工、医药、科技创新和信贷创新。

- End -

原创文章,作者:证券之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1/07223538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