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机厂和供应商在电子电气架构演变下的变化

到2023年初,大家对整车电子电气的演进方向逐渐清晰:

分布式架构

域控制器架构

中央计算平台架构

我们现在正处于向集中计算架构演变的域控制器架构阶段。

主机厂和供应商在电子电气架构演变下的变化

在此之前,我常说,这变背后对应的是行业重构。

一旦甲乙双方的划分不再完全适用,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合作模式。同时,主机厂和供应商也需要进行自我改变,以适应新的变化。

而这些,我们看不到,听不到,感觉不到。

今天,以广汽星灵架构的研发为介绍,我们就来谈谈主机厂和供应商在电子电气架构演变下的变化缩影。

01诞生

广汽研究院于2021年11月发布了集中计算电子电气架构星灵架构。

新架构由三个核心计算机组成:汽车数字镜像云和中央计算机、智能驾驶计算机和信息娱乐计算机配备高速以太网、5G、信息安全和功能安全技术构成了集中计算电子电气架构,可以有效支持纯电动和混合动力车型。

其中,恩智浦用于中央计算芯片S32G G3.供应商巨头大陆集团商巨头大陆集团负责中央计算平台的设计。

与广汽上一代电子电气架构相比,新架构的计算能力提高了50倍,数据传输速率提高了10倍,线束缩短了约40%,控制器减少了约20个。

主机厂和供应商在电子电气架构演变下的变化

主机厂和供应商在电子电气架构演变下的变化

新的架构可以实现软硬解耦,使整车厂能够在不同型号、不同硬件平台上快速部署和迭代功能。

当时,行业电子电气架构仍处于从分布式演变域控架构的阶段,广汽走在行业前列。

然而,这个过程也充满了艰辛。

星灵架构由广汽研究院和大陆集团联合开发。自2019年以来,双方共同规划了这一新架构。2020年预研一年,2021年项目定点,2023年上半年批量生产。

广汽研究院智能网络中心电子电气系统集成部部长陈文庆说:「起初,业内一些龙头企业同时与我们进行了类似的研发,但随着发展的逐步深入,我们发现自己进入了『无人区』,找不到行业案例参考。」

因此,广汽和大陆需要重新定义许多东西,其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建造智能汽车就像建造一座房子。结构是基础。只有打好基础,房子才能建得稳。

星灵架构本身以用户体验和用户需求为核心。为了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新功能和黑色技术,这个架构需要足够的前瞻性和良好的兼容性。

主机厂和供应商在电子电气架构演变下的变化

但困难在于,需求难以控制。正如广汽研究院智能网络中央域控制器开发总监吴凡所说:

「事实上,汽车制造商并没有特别清楚他们想要什么样的汽车。事实上,用户也很困惑。」

「在新技术的早期阶段,有些事情是不确定的,这将给结构带来许多挑战。我们为不确定的事情建立了基础。」

这实际上有点像芯片开发。芯片公司通常面向许多客户。虽然有很多客户,但每个需求也非常分散。芯片公司在进行产品定义时无法收敛所有需求。此时,他们需要做出一些选择,新架构的定义也是如此。

吴凡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是我们为用户提供一种可能性,是我们提供更多的定制,提供更多的变化,让车辆成为一个迭代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每个人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可能会有一个更清晰的产品形象。」

在前面没有参考案例的情况下,广汽和埃安集中架构的产品定义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幸运的是,它被制造出来了。

在2022年广州车展上,星灵架构的首发车型Hyper GT它已经出现了,更多的车型将在未来使用星灵架构。

主机厂和供应商在电子电气架构演变下的变化

02重构

事实上,这种合作也是一种多方塑。

首先是合作关系。

传统的零整关系是主机厂定义需求,然后供应商配合开发。

但星灵架构开发面临的情况是不确定需求的开发,因此合作模式也不确定。

中国大陆集团车联网程师丁大宇表示:「在需求不太明确的情况下,我们正在以合作伙伴关系进行这种新的结构,共同承担不确定性和挑战。」

主机厂和供应商在电子电气架构演变下的变化

研发模式也进行了重组。

广汽和大陆已经放弃了传统的V型发展模式。

传统的V型开发过程一般从需求到测试再到实现,然后对应于测试、测试实现、测试集成、测试需求,过程相对固定。

然而,这种传统的开发模式并不适用于集中架构的开发。「在开发这一需求之前,这一需求发生了变化,V模型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大陆将是传统的ECUV模型转向开发IT为了快速响应需求,开发模式。

所谓牵一发,动全身。IT在开发模式之后,大陆发现仅仅调整开发模式是不够的,组织结构也需要调整。传统的组织层层报告,适用于V模型。然而,在新的开发模式下,这种层层报告不能快速、快速地响应用户的需求。

因此,大陆做出了改组的决定。

2022年1月,汽车技术子集团(自2022年起:汽车子集团)解散了汽车互联网和信息、自动驾驶和安全。相关业务部重组为安全动态控制、自动驾驶和出行、智能出行、用户体验、架构和车联网五个业务组。

主机厂和供应商在电子电气架构演变下的变化

其目的是使整个组织能够满足快速开发更快信息流的需要。

随着业务部门的整合,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过去,我们有很多老专家在某个领域工作了很多年,但他不会扩展,他只会在这个地方。我们的新组织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结构,一个合作开发的模型,很多时候有很多新技术的涌入,使老专家无法适应,我们需要老专家开始学习,我们需要更多的T人才(即复合人才),而不是I(垂直、特定领域)人才。」

因此,大陆一方面在不断寻找这种T型人才,另一方面也在改革人才培训体系。

丁大宇说:「我们以前的部门是这样的,系统是系统部门,软件是软件部件,硬件是另一个部门。现在我们开发了域控制器这样的产品线,我们把系统、软件、测试一起变成了一个部门,一个领导说了算。我设计了一个软件,我想确保它适合系统,完美的实现,稳定的测试,交付成品,我们通过组织改革在组织中收缩对能力的要求。经过长期的培训,工程师自然需要学习。他们以前想学,但是学不到,因为是隔壁部门。现在是一个部门,你不学习不进步,所以我们这样做,先改革组织,然后人才从水平方面。」

广汽也在变化。区别在于整车厂主要是复合型人才,横向知识储备充足,但深度需要加强。「在我们的合作过程中,打破了原来的汽车厂和Tier 1、Tier 2.现在每个人都应该融合在一起。在整个过程中,供应链合作伙伴相互授权,弥补技术和人才的差距。」

主机厂和供应商在电子电气架构演变下的变化

虽然星灵架构已经出来,但双方的合作并没有停止。「应用一代、开发一代、预研究一代」广汽和大陆正在讨论下一代电子电气架构的迭代。

「现在这一代不是汽车的集中,下一代将是中央计算汽车集中结构,这也需要各方芯片供应链的能力,以及软件平台的成熟,必须经过几轮迭代才能更成熟,更符合客户的需求。」

03缩影

未来,智能汽车软硬件完全解耦,软件定义汽车成为现实,行业将形成新的竞争关系。

对于供应商来说,由于硬件数量的减少,硬件供应商将相应减少,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与此同时,许多新玩家(如科技公司)也在跑步。一方面,他们应该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和组织自我更新,以适应行业的变化。对于这些供应商来说,他们需要重新找到正确的定位(例如,供应商巨头博世不再坚持这样做Tier 1)尽快转向软件功能提供商。

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未来汽车和汽车的硬件差异不会太大,硬件将越来越标准化,软件和智能将成为核心竞争点和价值维护。因此,汽车制造商需要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一步提高软件研发能力,以便在未来的竞争中建立自己的优势。

在智能浪潮下,广汽和大陆的变化只是缩影之一。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你认为内容很好,欢迎大拇指、关注和转发,这对我的创作非常重要⼤的帮助。

— 完 —

原创文章,作者:科技丛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1/04113423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