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南国金辉小区15号楼的业主张先生反应,物业在没有征得业主同意的情况下,筹算在他们楼栋排挤层加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业主们以为会增加火灾风险,希望调解小组介入帮手。
业主:充电桩设在排挤层存在平安隐患
张先生告诉调解小组,原本整个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充电都集中在6号楼、15号楼以及33号楼。通过此次整改,物业将把15号楼排挤层的简易充电设备更换为智能充电桩,而充电桩数量相较之前还要增加。这让15号楼的业主们心生担忧。

张先生提到的82呼吁,指的是福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福州城区电动自行车号牌治理法子》,其中第十四条规定:电动自行车寄存、充电场所应当自主设置,并与高层民用建筑连结平安间隔。15号楼的业主们以为,如此大量的电动自行车同时在他们楼栋下的排挤层充电,再加上没有专人看管,有很大的消防平安隐患。



业主们以为,原本的充电设置已经存在较大平安的隐患,既然需要整改,不如一步整改到位,将充电场所外移,让业主们免除担忧。现场的其他业主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每栋楼都有空地,纷歧定要到外围,可以的话用信报箱的位置,或者楼栋前的空地上做充电桩,由于太多老小区都可以这样做,这样便可以分离掉我们15号楼36户人所承当的充电危险性。
充电不够用,由于还是少了,早上下雨,车一般停在里面就不够地方停,还挤,有的地方早上充电就停不进来。
物业:充电场所若要外迁有一定难度
张先生暗示,业主们曾屡次与物业进行协商,但始终没有成果。对此,小区物业处的陈司理暗示,若要将往外迁,存在一定的难度。
小区物业司理 陈司理
我们就是所有沿用的就是原设计图纸上三个停车场,由于老旧小区没有人车分手,这唯一的停车场就只有三个,这是属于老旧小区,它没有其它地方可以容纳,往外围哪里可以搬?
调解员:室外自行车停放点可设置充电桩
就在业主和物业对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整改问题争执不下时,调解小组留意到小区计划设计图中,在小区红线内和住宅外围区域原本就计划有自行车停放点。

于是调解员老许建议,可先将自行车停放点改建为充电场所,再由物业重新计划设计,削减15号楼充电场的充电桩投放量。
经过沟通,陈司理暗示可以先行着手扶植室外充电桩,但对于排挤层的整改也迫在眉睫。

调解成果:先扶植室外充电桩 排挤层再作计划
斟酌到小区的现实情况,经过调解,物业和业主之间初步告竣了一致意见。随后,调解小组将此情况反应给了金洪社区居委会,社区书记暗示会尽快协调解置此事。对此,《帮帮团》也将延续关注。

原创文章,作者:第一帮帮团,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121824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