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市场最大的两个困惑,让很多人坐卧不安。
困惑一,锂电真的产能过剩了吗?
按照数据,负极材料到2025年的计划总产能相当于昔时预计需求的5倍,磷酸铁锂的4倍,电解液、6F、VC、PVDF、铜箔的2倍,隔膜的1.5倍。
各类原材料不具有很高的技术门坎,过剩下的低价竞争是必定的,而且已经有这个苗头了。
具有门坎的是锂电池环节,国内前三家电池企业(ND、BYD、ZCXH)的合计市场份额约为80.45%,前十家电池企业的市场份额跨越了95%。

亿纬LN董事长刘金成暗示:“预计最晚后年全产业链都将出现产能过剩,唯一不会出现过剩的是质量上乘、本钱低的电池产物。”

我深入锂电池产业链的研究是,碳酸锂突破60万元/吨,本钱压着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致使投资者对未来预期下降。
加上产能饱和后的严重过剩,则会加重市场剧烈竞争致使产业链利润下降,从而严重限制了锂矿、锂电池、新能源汽车股价的上涨空间。
近期由于冬季开采难度较大,加上下游需求仍然旺盛,原本就稀缺的锂矿价格就越举事以下跌,各大企业都苦不胜言。
拥矿为王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一矿难求下,纯洁做锂矿、锂电池的企业没有前途。
只有一体化整合、动力电池回收、储能偏向发展的才具有可延续性发展的空间,股价也才会更有弹性可言。
因此,A股300多家锂电池产业链的企业并非都能无脑去看好,也许现在有100-200%+的利润增长,但产能过剩后的利润大要率会下滑,大部分都将是陪跑者,甚至生存都将是问题。
锂电池板块今朝PE34.59倍,PB3.93倍,极可能处于历史最赚钱的阶段。
板块走势也侧面验证了我概念的正确性,8月以来下跌了23%,未来只有个位数的锂电池企业股股价能持久上涨。

困惑二,光伏产业链过剩了吗?
我持久跟踪风光储产业链,这一点大师都知道,持久偏向上,我继续看好风光储,以及半导体、军工、医药的抄底。
10月,TCL某环下降硅片价格,有人将这一轮硅片降价解读为坚挺的硅料价格出现了拐点信号,更有甚者起头担忧产能过剩的到来。
2005-08年,多晶硅价格从40美元/千克一路飙升到500美元/千克,“拥硅为王”成为那时业内的共鸣。
2011年,光伏行业迎来至今为止最严重的一次产能过剩(那时全球正处于最起头阶段,跨越500家光伏企业倒闭)。
相比之下,如今30万人民币/吨的硅料价格只是小巫见大巫。
这也是为何很多企业在硅料价格如此高的情况下,还能够继续开足马力生产电池、组件,由于需求高,范围上风带来的利润依然有。
可很多散户却总是拿硅料和锂矿对照,说锂矿有稀缺性,硅料可没有,本质上就是疏忽了供需关系。
光伏的需求来自碳中和,年复合增长率36%大要会延续到2030年,景心胸确定性高。
而锂电池则分歧,由于新能源有很多种形式(如氢),致使锂电池并非唯一线路,景心胸和需求增长率都远远弱于光伏。
所谓的产能过剩也远没有想象中那末可怕,可怕的是持久产能过剩却无法消化。
锂电池必定会担忧,我小我也以为锂电池是新能源的过渡型产物,而光伏则分歧,各个技术线路都脱了不了硅,哪怕钙钛矿的模式也还是会有依靠。
2021年末,我国光伏行业已位列全球第一,全年新增装机54.88GW,并已经实现上下游的完整结构,各环节产量占全球近80%,产业范围和技术水平也都走在世界前列。
现在光伏行业缺需求吗?
固然不缺。现在全球正处在能源转型期,国际磨擦的加重使得传统能源价格一度爬升,光伏的重要性被极大拔高。也正因如此,欧洲市场的需求大爆发,国内光伏产业景心胸也再上台阶。
如今制约光伏下游放量的最大因素就是硅料产能。
随着硅料产能放量,硅料价格回落,下游需求有望被极大开释,这反而会助力产业链利润分派平衡化以及龙头企业业绩走强。
现在国内光伏企业“长协锁料”根基占满了扩产产能,由于并不锁价,企业撤单的可能性并不大,意味着硅料产能有望被陆续消化。
所以光伏行业并没有过剩,至少今朝不是。
那为何光伏股价也跌了呢?
光伏行业今朝PE43.3倍,PB2.8倍,尤其是高景心胸的逆变器估值始终很贵。
要知道,今年光伏板块可是创了新高的,这点来说,锂电池就弱很多。即即是8月份后的回调,也只跌了15%,比锂电池跌幅小很多。

调剂是多方面的因素,重点看的是调剂后还是否具有向上的逻辑。
我研究下来以为,光伏景心胸明年依然很高,即即是产能过剩,在行业出清事后,随着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一体化整合龙头企业将继续强者恒强,担忧只是过剩。
投资不要看表象,更不要人云亦云,而是要自己去理解逻辑是如何演变的,并把投资预期落实到自己的买卖中去。
原创文章,作者:红苕粉个甘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1/201815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