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建成最大规模的动力电池产业体系

01前沿动态

1、我国已建成最大规模的动力电池产业体系

记者从2023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BBS和动力电池投资会议获悉,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分,我国动力电池材料和新技术应用取得突破,从材料研发、电池生产、回收到设备支持全球产业链最完整、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体系。

“正极、负极、电解质、隔膜四种原材料基本摆脱了进口依赖,锂电池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其中关键工艺设备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电池产业的发展在电动汽车被市场接受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能源协会会长李阳说。

2、1-3月,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同比增长79.9%

据中国化工物理电源行业协会5月9日报道,1-3月,中国锂离子电池累计出口额为159.6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88.77亿美元,同比增长79.9%;1月至3月,锂离子电池累计出口8.37亿,去年同期为9.03亿,同比下降7.3%。

3、山西19个景观项目被废除,总规模100.8万千瓦

5月8日,山西省发布《关于废除阳曲县蔚蓝凌井店等19个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公示(第二批)》。

文件指出,为了加快新能源的推广“十四五”规划建设进度,实现我省新能源产业优质发展。我局组织各市能源局梳理2021年及以前项目单位投资不积极、确定无法建设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相关城市上报拟废项目清单。经我局总结,拟废除阳曲县蔚蓝凌井店等19个总规模100.8万千瓦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现公布,其中风电项目1.168GW,光伏项目220MW。有关企业有异议的,请向有关市能源局提出书面意见,并在宣传期(5个工作日)内向省能源局报告。

4、2023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计为850万辆

5 7月7日,乘联预计4月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60万辆,环比基本持平,同比增长 114%。预计1-4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210万,同比增长43%。乘用车联合会预测2023年 国内狭义乘用车年销量 2350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50万辆,预计年度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36%。

02企业动态

1、湖南长虹能源锂电池项目落户湖南

5月8日,华容县与四川长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836239)签署长虹锂电池项目合作协议,共同建设优质小型聚锂电池研发和智能制造基地项目。

根据协议,该项目计划在智能终端、物联网、电子烟等小型聚锂电池领域投资超过5亿元,并分两个阶段建设。一期位于华容高新区杨家桥创新创业园,租赁标准化厂房4.84万平方米,主要生产小型聚锂电池。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0亿元,年实收税2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200个;二期计划征地200亩,自建长虹锂电池产业园。

长虹新能源成立于2006年10月,是四川长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主要从事碱锰电池、二次锂离子电池等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2、赣锋锂业再收锦泰钾肥5%以上

赣丰锂业宣布,全资子公司青海良成矿业有限公司计划以2742.5万元的交易价格收购北京万邦达持有的锦泰钾肥5.4885%的股权。交易完成后,青海良成将持有锦泰钾肥39.15%的股权。

3、比亚迪证实,整车厂将在越南建设

5月6日,据越通社报道,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于5月5日下午在河内会见了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王传福说,比亚迪在越南富寿省投资建造平板电脑(iPad)比亚迪希望继续扩大富寿省的制造和投资规模,为越南市场提供电动汽车制造和组装,并将其出口到东南亚。

4、蜂巢能源湖州基地第一批储能电池量产下线

5月7日,蜂巢能源首批储能电池产品——湖州基地一期电池一厂举行了222Ah储能电池量产离线仪式。据悉,222Ah储能电池是蜂巢能源首款54×173×204尺寸的厚方形叠片电池,大尺寸、高容量、长循环等优点。产品采用标准VDA型号,能量密度可达169Wh/h/kg。

在研发过程中,蜂窝能增加高温循环加速试验,根据早期试验数据同步模拟,开发长循环专用电解质,产品循环寿命可达8000-12000次。

5、理想汽车投资2亿元,继续押注自研芯片

近日,江苏常想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LI GEORGE,注册资本2亿元,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服务、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电机制造等。,由理想汽车关联公司北京汽车和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有。

同日,江苏常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LI GEORGE,注册资本1.8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也由北京汽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有。

6、2024年,本田将在日本和北美推出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日本汽车制造商本田宣布计划从2024年开始在日本和北美推出新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FCEV)。本田FCEV将配备与美国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共同开发的下一代燃料电池系统。

本田希望与丰田一起生产乘用车 Mirai 和现代的 Nexo 并驾齐驱,这两款车都是商用氢燃料车。30多年来,本田一直在研究氢技术和燃料电池汽车,到目前为止已经制造了三种型号 FCEV,但是,所有车型的生产和运行都是有限的,要么用于研发目的,要么在特定的市场租赁。

纯电动汽车 (BEV) 与充满电所需的时间相比,新型 FCEV 时间短,约为 3 至 5 分钟。由于氢的储存能力高,FCEV 行驶里程也比 BEV 更长。从可持续性的角度来看,燃料电池也是有益的,因为它们使用了制造电动汽车电池所使用的锂和钴的50%。

原创文章,作者:零碳风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5/10198259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