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材料(电解液和隔膜)过去两年履历了上行周期。进入2023年,在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增速可能放缓的布景下,该行业远景几何?在最近发布的报告中,瑞信亚太区能源行业分析师肖宗恒(Aaron Xiao)及瑞信亚太区能源行业研究主管谢颖匡(Horace Tse)分析了2023年电解液和隔膜的供需形势,并就投资者应如何结构新能源车电池产业链的这两个子板块进行了探讨。
供给增加叠加需求增速放缓,
推动周期周而复始
我们预计,虽然全球锂电池需求将延续稳健增长,但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上升,2023-2025年增速或将放缓。据瑞信中国汽车行业研究团队猜测,中国新能源车2023/2024年销量同比增速将放缓至41%/29%(2022/2021年别离为 93%/167%),我们以为这可能会造成大都新能源车电池材料供给过剩。
受制于较短的新增供给扶植时间(扶植周期约为12个月),电解液于2022年二季度起头进入下行周期。我们预计2023-2024年价格竞争将会加重,下行周期将延续至2024年。另一方面,隔膜的新增供给扶植时间较长(扶植周期为24个月以上),因此有望成为唯逐一个供给依然严重的子板块。我们预计其上行周期有望延续至2024年。从2022年二季度业绩看,中国电解液生产商的盈利能力已经起头下降,而中国隔膜生产商的盈利能力则显现出稳中有进的态势。我们以为,在行业不景气的大布景下,具有低本钱上风的龙头企业能够穿越行业下行周期。
电解液:
2023-2024年或延续处于下行周期
电解液及六氟磷酸锂溶质的售价在过去十年履历了两轮周期,可为当前周期提供杰出参考。上个周期为2015年头至2020年中,其中有两个典型阶段:24个月的上行期和45个月的下行期。我们以为电解液当前所处的周期与上个周期较为相似。不外,鉴于六氟磷酸锂的售价在2022年3月才见顶,我们以为当前其正处于下行周期的早期阶段。
隔膜:
上行周期可能延续至2024年
我们预计2023-2024年隔膜行业产能操纵率将连结在较高水平,因此当前的上行周期可能会延续至2024年。流延、纵向拉伸、横向拉伸设备是生产超薄隔膜的焦点设备,而焦点设备供给正是产能扩大的瓶颈所在。生产湿法隔膜需要复杂紧密的设备,对于要求高一致性和可靠性的超薄隔膜而言更是如此。我们梳理了中国隔膜生产商的设备购买时间,发现湿法隔膜焦点设备的交付期为15至30个月之间。
电解液:
要在剧烈的价格竞争中生存,
垂直一体化具有关键意义
在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中,电解液属于轻资产业务,每GWh的资本支出约为500万元。电解液生产商已经证实可以通过建立垂直一体化供给链来获得低本钱上风。我们将2016-2021年已进行/未进行垂直一体化结构的电解液生产商的历史毛利率进行了对照,成果显示前者的毛利率整体高于后者。而且,在上行周期时代,电解液生产商假如不进行垂直一体化结构,则其利润率极可能会在原材料欠缺时受到挤压。
我们以为具有低本钱上风的电解液厂商能够度过下行周期,而海外产能结构有助于其捉住海外增长机遇。电解液厂商可以通过采纳垂直一体化战略获得低本钱上风。
隔膜:
产能操纵率和良率
是下降本钱的两大关键因素
隔膜属于重资产业务,湿法隔膜的每GWh资本支出约为5,000万元,是电解液的十倍。高资本支出致使折旧用度(固定本钱)在湿法隔膜本钱中占比力高。一般隔膜供给商下降单元固定本钱会采纳两种方式:(1)进步产能操纵率;(2)进步产物良率。进步产能操纵率可能会明显下降单元固定本钱。因此,产量越大,单元面积的固定本钱就越低。我们的湿法隔膜生产本钱模子显示,当产能操纵率从55%提升至70%,单元固定本钱将会削减22%。
隔膜产物的良率是下出世产本钱的另一关键因素。隔膜的生产进程涉及诸多环节,意味着控制次品率很难,而隔膜进入超薄和涂覆时代则使得难度进一步加大。次品不但没有价值,而且浪费昂贵的原材料和产能。假如次品太多,那末隔膜的生产本钱就会进步。
一线隔膜厂商具有丰富技术储备、范围上风和高质量的客户群,因此相对于二线厂商具有低本钱上风。我们以为,高产能操纵率、高良率以及低本钱上风不但有助于隔膜生产厂商在上行周期获得市场份额,也有助于他们为穿越下行周期做好预备。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原创文章,作者:金融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1/102036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