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结构可以用“富煤、贫油、少气”来形容,为了破此资源天赋的局,就决议了我们必须进行能源转型。充电桩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下游的重要环节,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带动下,有着很是广漠的远景。

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延续提升,市场需求大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根本设施促进同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我国充电根本设施增量为233.2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上涨105.4%,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延续上升,同比上升316.5%。截至2022年11月,全国充电根本设施累计数量为494.9万台,同比增加107.5%。
据估算,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1221万辆,充电桩保有量将达506万台,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增加至3224万辆,充电桩保有量将增加至1466万台。充电桩仍然是一大缺口。
二、政策出台扩大充电桩市场
2022年1月,国家发展鼎新委、国家能源局等结合印发《国家发展鼎新委等部分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根本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摆设各地多向发力、加速推动,形成适度超前、结构平衡、智能高效的充电根本设施体系,确保到“十四五”末,满足跨越2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三、新基建投入刺激消费转型
2020年5月国务院发布《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充电根本设施正式被纳入七大“新基建”产业之一,其他一起被纳入“新基建”的还有5G、特高压、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产业互联网、城际高铁。“新基建”的“新”就在于根本设施的扶植范围已经从过去的物理世界过渡到了数字世界,因此不能将充电桩当做简单的新能源汽车的“加油站”。“加油”是一个物理性动作,而充电是一个信息交互的进程。
充电桩可以看做是一个进入大数据世界的端口,通过与5G、特高压、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产业互联网等其他“新基建”的协同作用下,未来的充电桩将会具有智能物联网的属性,充电桩将不但仅是一个充电的接口,而是一个“聪明终端”。未来充电桩运营行业经营商可通过与其他行业进行横向合作,整合行业资源,增加企业自身收入渠道。
九晟电投新能源在此新风口下成立,它是京北智控全资子公司、国家电投团体成员企业。旗下品牌为电投快充,通过先进技术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全场景,全生态,全生命周期的充放电服务,为用户提供智能充电一站式解决方案。而且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车载充电、新能源微网、智能检测等范畴,形成了以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为焦点的车、充、网、云四维一体相互协同的产业生态结构。
电投快充致力于打破自主式运营,实现电动汽车、充电桩和运营商三方之间的互联互通,而且建立数据同享平台,实现桩与桩之间的全局化治理。电投快充拥有全新的充电运营平台,支持大屏展示、小法式、APP等功能,全方位服务,更好的实现充电运营治理。
同时电投快充将操纵大数据分析,将充电桩资源与车主需求进行精准匹配,提升汽车用户快速找桩和充电的体验感。未来,充电产业将不再局限于运营商与运营商、桩与桩之间的互联,而是从充电桩自身延伸至整个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
原创文章,作者:电投快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1/061834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