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增长迅速,电池组价格及供应链体系已形成竞争优势

近日,据美国汽车新闻网报道称,随着自主品牌加大出海业务力度,今年中国汽车出口迎来了激增,越来越多的国内汽车制造商起头寻求在海外市场安身。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中国汽车出口总量到达了220万辆(包括乘用车、卡车、公交车以及其他车辆),同比去年增长了54%,仅今年前9个月的出口数据就跨越了2012年至2020年均匀水平的两倍。

电动汽车出口成为了增长最迅速的版块,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电动乘用车出口量为34.2万辆,占出口乘用车总量的29%。而在2019年,电动汽车出口占比唯一2%。

本土电动汽车品牌的迅速突起为出口数据增长打下了坚实的根本。自主品牌方面,今年前三季度上汽团体电动汽车出口量增长至7.8万辆,于2007年收购的名爵汽车成为了其出口主力品牌。

国内新能源市场销量冠军比亚迪则出口了2.2万辆电动汽车,并计划在2023年增加销量,本月初比亚迪刚刚公布将进军巴西这一南美洲最大汽车市场,并斟酌在当地投建工场。截至今年11月,比亚迪国内累计销量已经跨越了162万辆,全年销量将大要率跨越一汽公共位列榜首。

此外,小鹏、蔚来等新势力品牌也在积极进行海外结构,纷纷在欧洲市场打开场面。

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额度的迅猛增长也逐渐起头在国外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数据中显现。今年前三季度,在欧洲卖出的19万辆纯电汽车中有11%来自中国,远高于2020年的2%。

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和材料供给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也为自主品牌出海提供了不小的上风。

通过量年以来的新能源补助、刺激性政策以及对充电桩等根本设施扶植的投入,中国建立了一套包括供给链、整车制造、研发设计在内的完整电动汽车产业。今朝,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占全球的近60%,在电池供给链中的占比份额则还要更高。

完整高效的产业体系带来了更低的本钱。据彭博新能源财经近期发布的锂离子电池价格调查显示,欧洲的动力电池组价格要比中国横跨33%,美国则横跨24%。2021年,配备国产电池的电动汽车均匀售价为2.65万美元,不到欧洲电动汽车均匀售价的三分之二,不到美国电动汽车均匀售价的一半。

越来越多的国外汽车制造商也正在操纵中国较低的生产本钱和成熟的供给链,为全球客户大量生产电动汽车,特斯拉就是其中之一。

从去年起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场就起头大量生产电动汽车,除了供给国内市场外,另一大主要任务是出口欧美市场。今年1至9月,特斯拉上海工场向国际市场出口率近16.5万辆新车,几近占据了国内电动汽车出口总量的一半。

除了特斯拉,包括雷诺、宝马与公共在内的老牌汽车制造商也在寻求将其国内合资品牌生产的电动汽车进行出口。公共就曾在本月初暗示,旗下西班牙品牌Cupra将在其位于安徽的一家合资工场生产首款电动SUV Tavascan,并将于2024年进入欧洲市场。

今朝,自主品牌绝大部分出口的电动汽车都定位中高端市场,但外界普遍以为这种情况将会有所改变。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中进军中高端市场,将产物重心转向了利润更高的SUV与皮卡车型,低端电动汽车市场的车型空缺起头逐步显现。能够享受更低本钱的中国品牌在中低端市场将会拥有更明显的价格上风,有望大举进军迅速填补这一市场空缺。

虽然坐拥种种上风,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汽车品牌进军国际市场的道路会一帆风顺。如何获得消费者信任,进步品牌认知度和市场份额都需要自主品牌花上很多精神与时间去研究并解决。

大量研究显示,自主品牌电动产物普遍受到了海外纯电汽车用户的欢迎,对于国内汽车制造商来说,这无疑是个很好的初步。

原创文章,作者:界面新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31063305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