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空智联革命!上海车展解码AI“新三样”

在2025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汽车产业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催生了“新三样”——智能汽车、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

一、车展现场:从“四轮驱动”到“海陆空一体”

本届上海车展的焦点不再局限于传统新能源汽车,小鹏汽车的“陆地航母”飞行汽车与自研人形机器人IRON同台亮相,成为展台流量担当。奇瑞汽车则推出三体式复合翼飞行汽车,其模块化设计可自由切换飞行与行驶形态,吸引东南亚等多岛国家关注。广汽集团更是以“天、人、家、车”四大场景,展示多旋翼飞行汽车GOVY AirCar与第三代具身智能机器人GoMate,后者已投入生产线应用。

c03519d5b9b77fc8799943e5d230a45

技术逻辑:飞行汽车并非单纯叠加飞行功能,而是通过电动垂直起降(eVTOL)技术实现低空交通突破;人形机器人则依托大模型实现自主决策与操作,二者均与智能汽车共享感知、控制、算力等核心AI技术。


二、技术同源:AI驱动的“三体共生”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张永伟指出,“新三样”的协同发展源于三大共性:

  1. 底层技术互通:智能汽车的芯片、传感器、控制算法可直接迁移至飞行汽车和机器人;
  2. 供应链高度重合:eVTOL可复用新能源汽车80%的供应链体系,机器人关节电机与车载电机技术同源;
  3. 场景相互赋能:汽车工厂成为机器人首落地场景,飞行汽车则依赖汽车产业链降本量产。

以安波福为例,其电动车与航空适航技术恰好覆盖飞行汽车需求,而地瓜机器人CEO王从直言“智能汽车是四轮机器人”,揭示技术内核的一致性。

海陆空智联革命!上海车展解码AI“新三样”


三、量产倒计时:2026或成“新三样”商业化元年

  • 飞行汽车:小鹏“陆地航母”计划2026年交付,亿航EH216-S已获运营许可,将于下半年启动服务;
  • 人形机器人:奇瑞Mornine在海外4S店“上岗”,宇树、智元机器人成为车企展台“智能导购”;
  • 挑战与突破:低空交通需完善空域管理政策,机器人需突破“大脑”(AI决策)与“小脑”(运动控制)技术瓶颈。

北航王田苗预测,2030-2035年“新三样”将引领智能化应用爆发,而2025年或成具身智能端侧应用的起点。


结语:AI重构出行,中国车企领跑“立体革命”

上海车展印证了中国汽车产业从“电动化”向“智能化”的跃迁。当汽车插上AI翅膀、装上机械四肢,一场涵盖地面、低空、人机协作的立体革命已然开启。随着技术同源优势释放与政策配套完善,“新三样”或将复刻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路径,成为全球智能产业的新标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CarMeta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504/2711155610.html

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712335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