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真的那么容易“火”?平均每天烧7辆?

最近,国家应急管理部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的相关数据。根据数据,我们得知今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总计640起,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增加32%。平均下来,每天有超过7辆新能源汽车发生火灾。这样的数据乍一听,是比较恐怖的。好像新能源汽车比燃油车更容易自燃,更不安全似的。但真的是这样么?

最近,国家应急管理部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的相关数据。根据数据,我们得知今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总计640起,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增加32%。平均下来,每天有超过7辆新能源汽车发生火灾。这样的数据乍一听,是比较恐怖的。好像新能源汽车比燃油车更容易自燃,更不安全似的。但真的是这样么?

2022072003324437

新能源汽车更容易起火么?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火灾数量自然有所增加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640起火灾,比去年同期增加32%,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也就是总数也是在增长的。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统计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51万辆。而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891.5万辆。要是算百分比的话,比去年同期数量增加了约62%呢。所以说,这些数据并不是说新能源汽车就非常容易发生自燃。

媒体的“选择性报道”,影响受众想法

2022072003244729

每次新能源汽车发生自燃事件,都能够引起群众的广泛关注,好像新能源汽车有“自燃BUFF”一样。其实这跟媒体的宣传是有一定关系的。打个比方,就像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感觉飞机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当飞机发生事故时,基本上都会在媒体上进行报道,而且一般后果感觉是非常严重的。但是事实却是坐飞机出事故的概率是远低于坐火车或自驾出交通事故的概率的。

同理,当燃油车发生自燃时,通常不会被在互联网上铺天盖地地报道。因为燃油车起火除非是出现非常重大、惨烈的结果,否则已经很难引起大家的关注了。而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事物,正在持续地吸引着受众的关注。也就是说媒体更加偏爱于报道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新闻,因为这些能给他们带来更高的流量、收益。所以其实只是因为外界对电动汽车过于关注,才造成大家觉得燃油车更安全的假象。事实上传统燃油车的起火的概率,大概在万分之1~万分之2之间;而同期新能源汽车起火的概率低至万分之0.26。

新能源汽车起火原因

引起新能源汽车起火的因素有很多,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点,包括电池部件老化、外部碰撞、高温天气、电池热失控、高负荷等。

2022072003271825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普遍安装于底盘,很多车主在驾驶过程中可能在无意间磕碰到了底盘。导致了电池组的变形,从而导致电池隔膜撕裂短路,可燃电解液泄漏引发火灾。碰撞较为严重的可能当场就起火了,有些轻微碰撞的当时没有起火,但是也为之后起火埋下隐患。

另外,除了碰撞这种外力导致的在已查明原因的事故中,约有40%发生在车辆行驶时,有40%发生在停车静止状态,剩余的20%发生在车辆充电中。纯电动车与充电相关的自燃情况是较为常见的。因为目前大部分充电桩,都在通过提高电流来实现大功率充电,在高强度充放电的时候,电池会出现发热的问题。电流越大,电缆发热量也越大。此时,如果BMS系统不给力,散热能力跟不上,就可能会因为热量堆积,产生自燃风险。另外,对于液态锂离子电池来说,充放电反应就是内部锂离子的运动过程,在长期充电过程中,内部化学反应加剧,温度逐渐升高,容易导致火灾的发生。

预防新能源车汽车起火,我们能做什么?

车主们要注意啦,要对自己的爱车定期进行保养,尤其注意三电系统的检查。同时要避免使用快速充电桩长时间充电,选择好的路线,避免碰撞,底盘刮伤等等。

另外,建议大家不要去私自改动电路系统,也不要去没有资质的地方维修。现在很多新能源车的技术路线都不同,普通汽修店可能没有那么了解。所以大家还是尽量去对应品牌的4S店进行维修,避免给自己留下安全隐患。最后一点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公共充电桩充电,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尽量离其他新能源车远一些,这样可以避免其他汽车自燃殃及到自家的车,从而降低起火风险。

发生起火怎么办?

一、发现异常,立即停车远离

当车内出现异味、烟雾的时候,不要犹豫,立即停车,迅速逃离车辆。如果来得及需要进行断电操作以减小损失。另外,不要再返回车内拿钱包等等。生命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二、拨打消防电话

撤离车辆后,确认发生冒烟或者起火事故之后,请迅速拨打消防电话,不要尝试自己灭火,避免发生爆炸。

其实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的信心不足,现在还是一个普遍问题。并且由于现在网络十分发达,每一次电动汽车自燃,都有不少现场视频通过网络流传。这无疑是在撩拨着消费者敏感的神经。那么今天看了小编的介绍,你是否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有所改观呢?欢迎在评论区进行交流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CarMeta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07/20114095.html

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712335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